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史书画卷一:钟繇对蔡邕隶书的领悟与举动

中国艺术史书画卷一:钟繇对蔡邕隶书的领悟与举动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次,钟繇又跟人在一起讨论书法,在座的有曹操和韦诞。结果,钟繇竟然气得当场捶胸顿足,吐血不止,昏死过去。但是钟繇始终耿耿于怀,发誓一定要得到《笔论》和《九势》。嗜书如命的钟繇面对得不到的蔡邕书论,有一些骇人的举动也是合情合理的。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学术界一致认为,钟繇的隶书颇得蔡邕隶书意韵。

中国艺术史书画卷一:钟繇对蔡邕隶书的领悟与举动

钟繇不但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书法上的成就一点也不比政治上逊色。虽然每天工作很紧张,偶尔要身临前线,还有性命之忧,但是这些都丝毫影响不了钟繇对书法的痴迷。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次,钟繇又跟人在一起讨论书法,在座的有曹操和韦诞。韦诞就是我们提到过的草圣张芝最得意的关门弟子,草书成就也很高,在讲到王献之的时候,我们还会提到韦诞,韦诞是我们这套书里永远的男二号。此时韦诞跟钟繇是同僚。钟繇开始滔滔不绝地夸耀起了蔡邕的书法水平和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个时候同为书法大家的韦诞颇为不屑地说:“元常(钟繇)你讲的虽然不错,但也只是些皮毛。要说得到蔡伯喈的真传,那天下目前恐怕是只有我韦某人了。”钟繇凭借自己对蔡邕书法的多年研究,那也是很自负的,于是冷冷地问:“侍中大人您这么说有什么依据?”韦诞一看钟繇不服,就说:“蔡伯喈已经被杀,我们谁也没有机会再听他言传身教,但是蔡伯喈耗毕生精力总结的书论文章《笔论》和《九势》却辗转落到我的手中,我每日带在身上,认真研读,我现在已经悟到伯喈笔法的精髓!”于是他在袖子里拿出一本书,在钟繇面前晃一下,很快就又收了回去,生怕丢了似的。就这么一晃不要紧,钟繇的眼珠子都要钻到韦诞袖子里去了。我们有句话叫:“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眼见着这个书法秘籍就在眼前,一向仰慕蔡邕的钟繇再也不能保持矜持,立即提出要将这本书借回去拜读。韦诞舍不得将其外借,便直接拒绝了钟繇。钟繇毫不迟疑马上又提出用重金购买,你说多少钱随便要,我倾家荡产都可以,结果还是遭到了韦诞的拒绝。结果,钟繇竟然气得当场捶胸顿足,吐血不止,昏死过去。幸亏曹操及时派人送来了灵药,才将其救活。但是钟繇始终耿耿于怀,发誓一定要得到《笔论》和《九势》。

延伸阅读

关于这个故事的结尾,多少有点儿荒诞。(www.xing528.com)

据说后来韦诞去世,钟繇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他冒死罪派盗墓贼盗掘了韦诞的墓,终于得到了垂涎已久的书法秘籍。从此后,他发奋研读、练习,终于悟到了蔡邕书法的精髓,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但“盗墓贼”的恶名也背了2000多年。

但是事实上是怎么样呢?我们不妨用史料说话。据史料记载:韦诞的生卒年是公元179-253年,钟繇是公元151-230年,也就是说,韦诞死时,钟繇早已作古23年之久。说钟繇盗韦诞的墓,那就好像说“关公战秦琼”,属于黑色幽默。这个故事结尾明显是晋朝人杜撰的。但是我们相信后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编出这样一个故事,这件事的前半部分,是完全有可能的。嗜书如命的钟繇面对得不到的蔡邕书论,有一些骇人的举动也是合情合理的。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学术界一致认为,钟繇的隶书颇得蔡邕隶书意韵。事实上,有一个相对可靠的说法,唐朝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写道:钟繇的书法曾经得到过蔡文姬的指点,而蔡文姬自然是学自其父蔡邕。如此一来,钟繇领悟到蔡邕书法的真谛,也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