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板-砖砌体组合加固改造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的成果

钢板-砖砌体组合加固改造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的成果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试件KJ-1为例,图13-18给出了远离加载端节点区实测的梁、柱节点的相对转角随着加载等级的骨架曲线,图13-18中各测点为每级第一次循环时的峰值点。图13-18 梁、柱节点的相对转角骨架曲线从图13-18中可以看出,在力加载初始阶段,梁、柱的相对转角很小,随荷载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根据以上定义,计算得到试件KJ-1节点区的转角延性系数μθ=3.72。由此可见,转角延性系数较高,节点区延性较好。

钢板-砖砌体组合加固改造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的成果

通过公式(13-2),可计算出试验过程中梁、柱节点的相对转角。以试件KJ-1为例,图13-18给出了远离加载端节点区实测的梁、柱节点的相对转角随着加载等级的骨架曲线,图13-18中各测点为每级第一次循环时的峰值点。

图13-18 梁、柱节点的相对转角骨架曲线

从图13-18中可以看出,在力加载初始阶段,梁、柱的相对转角很小,随荷载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当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至140kN,曲线斜率发生变化,随着框架弹塑性的发展,梁、柱的相对转角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屈服后基本按框架位移线性增长。由图13-18(b)可知,正向加载至3Δy时,梁、柱的相对转角曲线斜率突变,随后慢慢减小,这是因为正向加载时该梁端上部受压,侧板严重变形,导致底板处位移发生不规则偏离。以反向加载时梁、柱的相对转角为例,框架屈服时,达到0.0094rad,框架破坏时按线性内插法求得的转角为0.035rad。(www.xing528.com)

节点区的延性也可用转角延性系数μθ衡量:μθ=θuy。式中θu为极限状态时梁、柱的相对转角,θy为屈服时梁、柱的相对转角。根据以上定义,计算得到试件KJ-1节点区的转角延性系数μθ=3.72。由此可见,转角延性系数较高,节点区延性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