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大学第2辑:贺兰山下的奋斗与胜利

宁夏大学第2辑:贺兰山下的奋斗与胜利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冥冥之中,王希蒙与宁夏这个从未有过关系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击天牛灾害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宁夏农学院园林系森保组被委以重任,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王希蒙带领数名师生日夜奋战,研究树种,深入全区各个市县观察受灾树木。此后,王希蒙作为这方面的重要专家参加了多次国际上有关森林昆虫研究的重大会议。

宁夏大学第2辑:贺兰山下的奋斗与胜利

1969年,林木害虫黄斑星天牛由甘肃庄浪随木材传入宁夏,刚开始,在隆德泛滥成灾,很快,天牛在全区各个地方肆虐,大批树木虫孔斑斑,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个部门相继投入到抗击天牛害虫的大战中,寻找新对策。此时,王希蒙还是宁夏农学院的一名教师。对于在北京工作和学习了13年,有着丰富经验的她来说,是必然要投身于天牛灾害的“抗战”中去的。

这要从她的个人经历说起。

1988年7月,王希蒙在实验室内工作中

王希蒙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抗击林木病虫灾害的经验。1957年10月,王希蒙随苏联专家普罗佐洛夫在东北林区考察了对林区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天牛和小蠹虫,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森林害虫,从此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王希蒙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东北红旗林场小黑天牛的初步研究》。

冥冥之中,王希蒙与宁夏这个从未有过关系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击天牛灾害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宁夏农学院园林系森保组被委以重任,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王希蒙带领数名师生日夜奋战,研究树种,深入全区各个市县观察受灾树木。“道路两旁的树木基本都成了枯树干,风一吹就倒,树木面临‘全军覆灭’的现状”,王希蒙回忆起当时天牛席卷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街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整个街道笼罩着一股暗灰之气。看着大家辛辛苦苦种的树变成这副“惨状”,大家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因为一只小小的虫子,上万株树木被砍伐,多年守护的农田毁于一旦,王希蒙的心是揪着的。当接到上级消灭害虫的命令时,森保组的成员们早已整装待发,抗击天牛,重拳出击。(www.xing528.com)

在抗击天牛的过程中,王希蒙首先提出抗虫树种的问题,因天牛喜食杨树,尤其以青杨派的杨树为主,因此建议多种臭椿和杨树的混交林。随后她和同事又研究了杨树和臭椿的抗虫基因,对天牛的天敌大斑啄木鸟和花绒穴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抗天牛虫害的新疆杨、毛白杨、银白杨等白杨树进入专家的视野,作为重点突破天牛灾害的突破口。这些品种的树干挺拔、树形优美、枝叶茂密,而且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成为首选树种。

此后,王希蒙作为这方面的重要专家参加了多次国际上有关森林昆虫研究的重大会议

王希蒙说:“有树一定有虫,但有虫不一定成灾。林虫成灾是一个过程,抗虫灾的过程也是长期要坚持做的事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利用树种的杂配,终于控制住虫灾,宁夏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天牛灾害。每个人都在努力向外呈现最美的塞上江南——“推窗有绿意,出门有公园”。但王希蒙并没有欢呼雀跃和满脸庆祝胜利的喜悦,因为她知道这场“持久战”还没有结束,生态环境安全及绿化需久久为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