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下种树人-宁夏大学口述实录

贺兰山下种树人-宁夏大学口述实录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德山,1935年9月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张德山:我叫张德山,出生于1935年9月,出生地是在辽宁省丹东市,我是回族。张:我1960年8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本科,1960年8月被农业部作为高校师资的培养人员,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进修了一年。张:1965年,按照自治区给学校的安排要推行半工半读的教学活动。

贺兰山下种树人-宁夏大学口述实录

张德山,1935年9月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曾担任宁夏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1960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本科。1961年8月任教于宁夏大学农学院,在宁夏大学农学院首开水利土壤改良课程。他参与的课题“农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教育厅颁发的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课题“两粮一肥耕作制的研究”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张德山(以下简称张):我叫张德山,出生于1935年9月,出生地是在辽宁省丹东市,我是回族。

记者:在当年艰苦的条件下,您和您所在的系、教研组是怎样开展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的?谈谈您在宁夏大学学习和工作的主要经历。

张:我1960年8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本科,1960年8月被农业部作为高校师资的培养人员,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进修了一年。1962年初,宁夏农学院、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医学院三院合并为宁夏大学。我也随着这个合并进入了宁夏大学农学系任教。从1962年到1966年,我一直担任农学专业水利土壤改良课的教学工作。当时宁夏三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以后,农学系水利土壤改良这门课一直没人教,我是第一个承担这门课的教师。当时我刚出校门,缺乏教学经验,学校叫我承担这门课程,我心里边感到非常紧张,所以就抓紧备课,准备给1962年考入宁夏大学的学生开这门课。除了有统编教材以外,还需要采集一些当地的相关教学资料,我就抓紧时间在宁夏水利部门、土壤勘测部门、农业研究部门搜集相关资料,充实这个教材。

当时我们青年教师饿得没有办法,还要去备课,就到那个四楼平台上,捡了一些干菜叶子和烂菜叶子,晚上备课的时候肚子饿了,也没有锅碗瓢盆,只有烧开水的一个铁壶。我们把这些干菜叶子和烂菜叶子放到这个壶里面,往壶里加上清水再放点酱油,把壶放到炉子上,把菜煮熟了充饥。在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就采取这种方式充饥,然后继续备课。一觉醒来,还得继续白天的这个工作,虽然苦,但是精神没有懈怠。作为年轻教师,面对组织上给的教学任务,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并没有退缩,而是克服困难,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一生当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记者:您认为宁夏大学在这一时期和后来的发展阶段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有哪些创新、成绩,又有什么缺憾、不足?(www.xing528.com)

张:1965年,按照自治区给学校的安排要推行半工半读的教学活动。当时农学院68届农学专业的两个班,到宁夏大学罗家庄实验农场,开展半工半读的教学活动,这也是遵照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指示和学校的安排。除了这两个班的学生以外,当时农学系也安排大部分教师跟着这两个班进行半劳半教的教学活动。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主要是完成了一条引水渠的建设,大概2000多米。

后来到了1971年,农学院的农学、园林、畜牧、兽医系和当时的宁夏永宁农校合并成立了新的宁夏农学院。宁夏农学院成立以后,增加了水利系、能源机教化班,还有后来的食品系,规模最多的时候扩招到2000多人吧。后来我也在新成立的宁夏农学院担任了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当时的设备条件比以前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大学刚成立的时候略有改善,但是改善的程度并不大,可是在农学院1972年新成立到1997年我退休这段时间里边,农学院的办学水平还是比较好的,招生规模、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在科研上作出了不少新的成绩。当时的经费还是比较低的,我印象里整个农学院每年的经费大概就在600万元左右,除了教师的工资支出,其他用于教学设备的建设、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些费用,都很有限。所以说在这种条件下,要搞出这些成绩,是相当不易的。

现在的宁夏大学,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无论在办学规模,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在科研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样一个好的条件下,我希望趁着这个东风,趁现有的大好形势,把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在“双一流”的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者:您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许?

张: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是我们在这个学校里工作了30多年,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母校,我们希望母校在各个方面能有更大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