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建筑层高宜增加?

为什么建筑层高宜增加?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标准《装标》规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宜与主体结构分离,排水系统宜采用同层排水。此外《装标》及《装规》中还规定装配式建筑宜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的布置方式,这样以来,建筑跨度比较大,楼板的厚度就需增加,建筑层高也需增加,但这对装配式是有利的,不仅减少了墙体、减少了重量,而且布局也更便利了。5)在顶棚吊顶的情况下,为保证房间净高,建筑层高应增加吊顶高度,约为100~200mm。

为什么建筑层高宜增加?

国家标准《装标》规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宜与主体结构分离,排水系统宜采用同层排水。若要实现这两点,为保证室内净高,就需要增加层高。

此外《装标》及《装规》中还规定装配式建筑宜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的布置方式,这样以来,建筑跨度比较大,楼板的厚度就需增加,建筑层高也需增加,但这对装配式是有利的,不仅减少了墙体、减少了重量,而且布局也更便利了。

1)上有吊顶、下有架空有许多好处,所有管线都不用埋设到混凝土楼板中,可以方便地实现同层排水和集中布置管道竖井,层间隔声和保温效果好,管线水电维修不涉及结构“伤筋动骨”。

2)上有吊顶、下有架空,装配式的麻烦和“负担”比较少。比如,叠合楼板块与块之间的接缝,如果有吊顶,就不需要处理,不介意有缝。而我国目前住宅精装修比例很小,即使精装修,也不搞顶棚吊顶,在叠合楼板面上直接刮腻子、涂漆,如此,板缝就不被接受,哪怕是很细微的缝。但是要保证叠合楼板构造接缝一点没有痕迹,设计和施工环节的难度比较大。

3)电线套管,我国目前常规做法是埋设在现浇混凝土中,对于叠合板而言,为了埋设管线,楼板总高度比现浇高20mm。问题是,日后电线维修和更换会对结构“侵扰”。

4)顶棚吊顶,电源线等管线可悬挂在楼板下面、吊顶上面,见图4-34。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层不用再考虑埋设管线。

978-7-111-58511-4-Chapter04-34.jpg(www.xing528.com)

图4-34 日本PC住宅顶棚吊顶,管线不用埋设在混凝土中

楼板在预制时需埋设固定线路、吊顶、灯具预埋件。在日本,悬挂管线的每一个预埋件都设计在图样上,没有施工现场打膨胀螺栓的做法。日本的叠合楼板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楼板所有预埋件都是计算机根据图样自动定位放线、机器臂自动放置。

5)在顶棚吊顶的情况下,为保证房间净高,建筑层高应增加吊顶高度,约为100~200mm。有中央空调的建筑,空调通风管道处可局部吊顶,见图4-35。

978-7-111-58511-4-Chapter04-35.jpg

图4-35 通风管道处局部吊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