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房间层高与净高分析-房屋建筑学

房间层高与净高分析-房屋建筑学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房间的净高与人体的使用活动特点和家具设备的使用要求有关。在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减少结构高度会增加房间的净高和降低建筑造价。当房间采用吊顶构造时,要保证吊顶后的净高满足使用要求,可将层高适当增加,以满足净高需要。确定层高时,除考虑室内净高与结构、构造高度外,还必须使其符合建筑模数,并力求节约。

房间层高与净高分析-房屋建筑学

房间的层高是指该层的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而净高是指楼地面的完成面至吊顶、楼板或梁底的垂直距离,如图4-7所示,即层高等于净高加上楼板厚度(或包括梁高)。不过,对于房屋顶层,由于防水屋顶的厚度较大,屋面做法有一定的坡度,往往将顶层层高定为屋面结构板上表面到下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978-7-111-56011-1-Part01-129.jpg

图4-7 净高(H1)和层高(H2

房间高度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房间的使用、经济以及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在确定层高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综合考虑。

1.使用活动特点及家具设备的使用要求

确定房间高度,通常先确定净高,用净高和结构层高度计算楼层层高。房间的净高与人体的使用活动特点和家具设备的使用要求有关。为保证人们的正常活动,一般室内最小净高应以使人举手触摸不到顶棚为宜,即不小于2200mm,如图4-8所示。

不同类型的房间因使用性质和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及房间面积大小的不同,对净高要求也不同。对于住宅中的居室和旅馆中的客房等生活用房,因使用人数少,房间面积小,净高可以低一些,一般应不小于2.4m,层高在2.8m左右;对于使用人数较多、房间面积较大的公用房间,如教室、办公室等,需要空气的容积量较多,室内净高常为3.0~3.3m,小学教室净高为3.1m,中学教室净高为3.4m,而阶梯教室由于使用人数多,且地面需要起坡,室内的净高要求更大一些;对于商店营业厅、影剧院观众厅、体育比赛大厅等公共建筑,因空间更大、使用人数更多,在确定其净高时考虑的因素应更多,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978-7-111-56011-1-Part01-130.jpg

图4-8 房间最小净高

除此之外,房间里的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所必需的空间,也直接影响房间的净高和层高。如学生宿舍的层高主要受床的类型的影响,使用双层床铺的房间,层高要考虑上铺到顶板的距离,坐着叠被要求距离为1.05m,跪着叠被要求距离为1.3m,床高约为1.75m,因此室内净高一般应不低于3.2m,如图4-9所示。

2.采光、通风的要求

房间的高度应有利于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保证房间内必要的学习、生活和卫生条件。一般来讲,房间层高越大,窗口上沿越高,光线照射深度越远。所以,进深大的房间或要求光线照射深度远的房间,在不开设天窗时,必须增加房间的层高。

从通风要求来说,室内进出风口在剖面上的高低位置,对房间净高也有一定的要求。潮湿和炎热地区的民用建筑,经常利用空气的压力差,对室内组织穿堂风,如在内墙上开高窗、门上设亮子等。这样的设计就要求房间净高相对高一些。为保证房间有必要的卫生条件,除了组织好通风外,还应在剖面设计中考虑房间内必需的空气容量,具体取值与房间用途有关。如中小学教室每个学生需空气容量为3~5m3,依据该标准,根据房间内的实际人数、面积,便可以计算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的房间净高;如教室可容纳50名学生,每个学生需空气容量为4m3,则共需200m3空气容量,如果教室面积是60m2,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的房间净高应为33m,那么层高应该为35m。一般使用人数较多、空气容量标准要求高的房间,要求房间的净高也就更大。

978-7-111-56011-1-Part01-131.jpg(www.xing528.com)

图4-9 人体活动空间、家具及设备高度对空间高度的影响

a)手术室 b)宿舍

3.结构高度及其布置要求

结构高度是指楼板、屋面板、梁及屋架所占的高度。在使用空间设计中,梁的高度、板的厚度、墙与柱的稳定性以及空间的结构整体形状、高度对剖面设计都有一定影响。

在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减少结构高度会增加房间的净高和降低建筑造价。因此,合理地选择、布置结构承重方案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一般开间、进深小的房间,可直接利用墙体承重,将楼板支承在承重墙上,结构所占的高度最小;开间、进深较大的房间,一般要设置梁,楼板支承在梁上,这样就增加了结构层的厚度,应尽量避开这种承重方案。如避不开,也要尽可能使楼板的厚度包含在梁的高度内,可以做成梁板合一的整浇式或花篮梁形的装配式。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屋顶往往采用薄腹梁、屋架、空间网架等结构形式,结构所占的高度更大,截面高度可达几米。因此,如何减少结构的高度是设计人员在剖面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当房间采用吊顶构造时,要保证吊顶后的净高满足使用要求,可将层高适当增加,以满足净高需要。对于坡屋顶建筑的顶层空间,不做吊顶时可以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房间的高度可以比平屋顶建筑低一些。

4.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室内空间长、宽、高的比例,对人的心理行为影响很大。宽而低的空间常使人感觉压抑、沉闷,狭而高的空间使人感到拘谨、局促,在宽而高的空间内一人独居,又使人感觉空旷、冷清、迷茫。同时,人们视觉上看到的空间高低,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即和空间本身的面积大小、顶棚的处理方式以及窗户的比例等有关。住宅建筑的居室净高取27m左右,使人感到亲切、舒适,但若用于教室,就会显得过于低矮、压抑。不同的建筑,需要不同的空间比例。在确定房间净高时,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创造出优良的空间环境。一般民用建筑的空间尺度,高宽比在1∶1.5~1∶3较为适宜。

5.建筑经济效益要求

层高对节约建筑造价、节约用地影响很大。降低层高可减轻建筑自重,减少围护分隔结构面积,节约材料,有利于结构受力,降低能耗。为了力求节约,在满足使用、采光通风、观感和模数制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层高。实践证明,普通砖混结构的住宅,层高每减少100mm,土建投资可节约1%左右。层高的降低还可降低建筑总高度,从而缩小建筑的间距,节约建筑用地。

6.建筑工业化要求

层高是剖面设计的重要数据,是工程常用的控制尺寸。确定层高时,除考虑室内净高与结构、构造高度外,还必须使其符合建筑模数,并力求节约。在建筑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等活动中,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全面实现尺寸配合,保证房屋建设过程中,在功能、质量、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获得优化,促进房屋建设从粗放型生产转化为集约型的社会化协作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