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画像砖艺术:历史故事与现实题材的观察

四川画像砖艺术:历史故事与现实题材的观察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画像砖《庖厨》四川画像砖已知的题材有数千种之多。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四川画像砖中的历史故事及祥瑞物较少,现实题材占了较大比重,其艺术形式得益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东汉画像砖《薅秧劳作》四川画像砖的题材除画像类外,还有文字类和花纹类。画像砖中出现纹饰非常丰富,多种纹样常配合使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四川画像砖艺术:历史故事与现实题材的观察

从古至今,四川一直是书画艺术的宝地。但是,在纸张发明以前,书画艺术的作品只能表现在例如石头、金器、玉器、木板这样的“硬件”上。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过一件玉璋,璋的两面各有一幅长19厘米的浅线刻图案。图案内容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而这两面的“祭山图”,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在各图之间用装饰纹线相隔,以区分不同的场景,人物姿态各异的动作则表现不同的仪式时段。隆起而相叠的山峰不只用来丰富画面,还表现了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念。在茂县,出土了“人头像彩陶画”;在珙县、美姑县等地,原始岩画均采用矿物颜料作画,以狩猎、起舞等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远古时代居住于蜀地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理想。它们都应看作是四川古代书画艺术的滥觞。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它们是在古建筑物上的一种模制、模印、雕刻彩绘的装饰品,与画像石并称于世,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

四川是画像砖发现最集中的地方,在成都、新都、广汉、德阳、彭州、邛崃彭山、宜宾等地都有发现,以成都西北平原地区出土最为精美。四川画像砖大多属东汉后期,其形制主要有三种,即4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砖和约46厘米×26厘米的长方形砖,还有一种是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条形砖。每块砖都是一个完整的独幅画面,一次压印而成;一些砖要施彩,面貌接近绘画;正方形砖的浮雕较低,线面相间,通过线条勾勒细部,强调和夸张动态,使画面具有刚柔相济之趣,代表着四川地区画像砖造型的典型面貌;长方形砖则浮雕较高,立体感强。

东汉画像砖《庖厨》(彭县出土)

四川画像砖已知的题材有数千种之多。它们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四川地区富庶的社会经济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四川画像砖中的历史故事及祥瑞物较少,现实题材占了较大比重,其艺术形式得益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它们主要有两种构图方式:一种是高视点构图,物象的空间位置清晰,三度纵深感表现得相当好;另一种是平面展开式构图,即散点透视法。(www.xing528.com)

根据出土情况,四川画像砖的题材以画像类为主,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商业的,如以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桑园、采莲、市井等为主题的画像砖。这类画像砖,内容最为丰富,颇具研究价值。二是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如车骑出巡图、丸剑起舞图等。三是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诸如以市井集市杂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为主题的画像砖。四是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等画像砖。这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建筑、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五是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诸如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博等。

东汉画像砖《薅秧劳作》(拓片,新都县出土)

四川画像砖的题材除画像类外,还有文字类和花纹类。文字类以纪年、吉文、名号砖为主,文字有篆、隶、楷等多种形式。花纹类分为植物类、云纹类、火焰类、宝相花纹、几何纹等。画像砖中出现纹饰非常丰富,多种纹样常配合使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四川汉代画像砖以简朴、雄浑、奔放有力的艺术风格,反映出汉代蜀人奋发向上、满怀自豪感的精神面貌以及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风格。那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富于动感、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技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是研究两汉及两晋时期的蜀地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