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冀鲁边区发展史:回族抗日武装崛起!

冀鲁边区发展史:回族抗日武装崛起!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便于领导,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委托冀南第六军分区代管这支抗日武装。为了加强这支回民抗日武装的领导,中共冀鲁边区党委任命刘震寰为支队长,王连芳为政委。当时,他们是孟村地区很有影响的回族共产党人,在回、汉两族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韩石桥村一次就有18名回族青年携带24支自卫枪械参加回民支队。至此,这支部队成为一支战斗力越来越强的人民武装。

冀鲁边区发展史:回族抗日武装崛起!

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冀鲁边区委员会决定建立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当时,以孟村地区回族人民的爱国志士为基本力量,从津南抗日游击队和沧县大队抽调了18名富有作战经验的回汉族战士刘震寰、张文林、孙保歧(汉族)、丁玉起、张景祥、张九江、张宝田、张文凯、张洪均、刘洪义、刘玉和、张国民、杨吉山、韩镜儒、刘金龙、王国权、王福荣、韩道然,并调入部分军政干部为骨干,7月,在宁津县魏家庵村成立了“冀鲁边区回民大队”,8月1日,在新县村清真寺门前,隆重举行了建队仪式。为了便于领导,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委托冀南第六军分区代管这支抗日武装。1941年,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后,又改称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

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建立后,中共冀鲁边区党委明确其基本任务:一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广大回、汉两族人民,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二是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政权,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三是消灭敌人,壮大自己,不断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四是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分化瓦解敌军,建立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消灭日本侵略者。

为了加强这支回民抗日武装的领导,中共冀鲁边区党委任命刘震寰为支队长,王连芳为政委。当时,他们是孟村地区很有影响的回族共产党人,在回、汉两族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刘震寰,1912年生,回族,大北赵河村(今属孟村县)人。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冀南抗日第六分区六大队指导员、沧县六区区长、津南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武装部部长。1940年8月,与王连芳创建了冀鲁边区回民支队,任支队长兼青城县、新海县县长,转战在津浦铁路以东的沧县、南皮、盐山、黄骅、庆云、无棣一带。(www.xing528.com)

回民支队刚成立,刘震寰就动员大弟刘震宇、二弟刘震山、妻弟张文凯等参军。他大儿子刘桐杆刚满12岁,就送进部队。

王连芳,1920年生,回族,盐山县西关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冀鲁边区抗日救国军特务团政治部宣传股股长,沧盐战委会宣传部副部长、盐山战委会组织部部长。1939年初任冀鲁边区民族先锋队组织部部长、青年救国会主任。1940年7月任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主任、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后改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渤海军区回民支队的建立,反映了回、汉两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回、汉两族人民的优秀儿女,纷纷参加回民支队。韩石桥村一次就有18名回族青年携带24支自卫枪械参加回民支队。谭庄是一个仅有30户的小村,就有20多人参军。年过五旬的刘喜三带领儿子一起抗日,儿子刘国儒牺牲后,更增强了他对敌斗争的决心。光荣牺牲的刘思兴的祖孙三代人都参加了回民支队。有些“阿訇”“海里凡”也参加了这支抗日武装队伍。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支回民抗日武装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到1941年12月,由初建时的几十人、十几支枪,发展到400余人,下设4个大队和1个手枪队:一大队长兼指导员张文林;二大队长石苏,指导员韩景正;三大队长兼指导员李玉池;四大队长刘喜三,指导员吴庆云;手枪队长张九江,指导员李玉珩。至此,这支部队成为一支战斗力越来越强的人民武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