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边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晋西游击队与陕甘游击队的影响

静边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晋西游击队与陕甘游击队的影响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月下旬,在楼底村辛庄召开大会,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晋西游击队成立后,主要活动在山西吕梁地区一带,得到贫苦群众的拥护,游击队人数增加到100多人。徐永昌上台后,即调集1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团,围攻晋西游击队,妄图一举“剿灭”游击队。游击队派地下党员白周元与中共陕北特委取得联系,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游击队在靖边、清涧、安塞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静边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晋西游击队与陕甘游击队的影响

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阎锡山冯玉祥战败,阎锡山避居大连,商震就任山西省政府主席,政局一片混乱。中共山西省委负责人刘天章,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创建一支红军,在山西吕梁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晋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北特委派出共产党员阎红彦、白锡林到晋西,与中共山西省委取得联系,在中共山西省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1931年春,阎红彦、白锡林根据省委指示,秘密带队进入晋西吕梁山,在汾阳孝义中阳、离石一带开展革命宣传活动。4月下旬,在楼底村辛庄召开大会,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简称晋西游击队)。选举拓克宽任大队长,阎红彦、吴岱峰为副大队长,黄子文任政委,杨重远任支部书记。下辖2个中队,阎红彦兼任第一中队长,白锡林任第二中队长,全队有30余人,长短枪30余支。晋西游击队成立后,主要活动在山西吕梁地区一带,得到贫苦群众的拥护,游击队人数增加到100多人。

1931年8月,商震倒台,徐永昌继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上台后,即调集1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团,围攻晋西游击队,妄图一举“剿灭”游击队。晋西游击队与敌展开多次激战,由于实力差距过大,被迫撤退到吕梁深山密林中隐蔽,活动区域逐渐缩小,处境十分困难。在此艰难险境下,游击队召开紧急队委会,坚决执行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刘天章在晋西游击队成立后预定的“如果遭到强敌围攻,晋西不能立足,可以西渡黄河,转移到陕北打游击去”的方案。通过精选,组建了30余名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精干部队,每人佩戴长短2支枪和足够子弹,于9月2日顺利渡过黄河,进入陕北。游击队派地下党员白周元与中共陕北特委取得联系,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游击队在靖边、清涧、安塞等地开展游击活动。10月间,游击队收编了往返晋陕间的“土客”杨琪、贺得胜部和师储杰部100余人,改编为陕北游击队支队。根据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游击队支队分两路西进陕甘交界。一路由阎红彦带领,向保安方向挺进,另一路由师储杰带领向靖边、安边、定边等地进发,两路游击队11月中旬在葫芦河会合。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传达省委指示,于12月中旬,在正宁县柴桥子将游击支队改称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重远任参谋长。全队300余人,下辖2个支队。

1932年2月,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简称陕甘游击队)。同年3月,陕甘游击队北上靖边陕蒙交界的沙漠草原地带,在长城内外打土豪、搞马匹,扩充骑兵,后挥师南下,在靖边县高石畔打土豪。10月份,陕甘游击队由延川永坪出发,西进至靖边县顺宁川(今属志丹县)野鸡岔以北,与独霸三边的反动民团张廷芝部遭遇。陕甘游击队在马佩勋、郝金标的带领下,组成尖刀队,首先占领了制高点,敌人大部分被游击队歼灭,敌连长燕麦子被神枪手郝金标击毙。陕甘游击队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和战马等物资,稍事休整后,从桃李洼出发西进至靖边县红柳沟,途中又与张廷芝另一部遭遇。敌人抢占右侧高地,游击队也抢占了另一侧高地。激战2小时后,游击队后续部队和前卫骑兵驰来增援,敌人陷入包围之中,溃退逃跑。此战,又缴获敌战马10余匹,步枪10余支和一些战利品。阎红彦在指挥追击敌军时,失足跌下悬崖,后经刘志丹家人护送归队。(www.xing528.com)

陕甘游击队转战陕北,在靖边2次击溃张廷芝部,打土豪杀恶霸,打击反动军阀和地主民团,动摇了反动统治势力,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后来靖边境内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和创建苏区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