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涧县地方红军游击队:革命老区发展历程

清涧县地方红军游击队:革命老区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编第二支队1934年11月4日,在小马家山红二支队改编为正规红军的同时,根据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清涧县地方组建了新编第二支队,配合红军主力转战。在此基础上,创建隶属于中共清涧县委军事部的陕北红军游击第七支队。在中共清涧县委军事部领导下,宣传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配合红军主力保卫革命根据地。活动于绥德、清涧和延川等地。

清涧县地方红军游击队:革命老区发展历程

(一)新编第二支队(简称:新二支队)

1934年11月4日,在小马家山红二支队改编为正规红军的同时,根据中共陕北特委指示,清涧县地方组建了新编第二支队,配合红军主力转战。

1935年2月13日,新二支队配合红八十四师二团,在老舍窠乡川口村附近的阎王砭,取得了伏击国民党五〇一团陈广春连战斗的胜利。

根据战斗部署,由新二支队队长惠世良率领几名队员组成游击小组,担负袭扰高杰村驻军,诱敌进入红二团预设在阎王砭伏击圈任务。国民党驻军连长陈广春,年轻气盛,作战勇猛。他根本不把小股游击队放在眼里,企图一举消灭这股游击队。所以,在游击队引诱下,他们从高杰村一路穷追,闯进红军的伏击圈。红二团伏击部队东西夹击,新二支队、赤卫军南北合围。枪声大作,杀声震天。陈广春指挥部队拼命突围,多次猛冲没能奏效,被死死扼制在包围圈内。经过一个多小时战斗,国民党军弹药耗尽,伤亡惨重而失败。红军新二支队队长惠世良,在战斗中牺牲。

至1935年10月,新二支队已发展壮大到200余人。配合陕北红军主力转战陕北根据地,以第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保卫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2月,在中央红军渡河东征前,新二支队编入红军黄河游击师(后改编为红三十军二六三团),开赴东征前线,转战晋陕。

(二)新编第七支队

1934年12月底,新二支队在清涧城区数百名赤卫队员配合下,夜袭清涧县城东山寺,解救出被国民党部队抓去正在受训的壮丁500多人,缴获步枪3支。在此基础上,创建隶属于中共清涧县委军事部的陕北红军游击第七支队。最初20多人,发展成为一支有60多人、30余支枪的队伍,配合红军主力进行反“围剿”武装斗争。后编入陕北省警卫营。

(三)新编第十一支队

1935年10月,中共清涧县委军事部在县政治保卫队的基础上吸收一批青年农民,在店则沟镇钟山里村成立了陕北红军游击第十一支队。在中共清涧县委军事部领导下,宣传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配合红军主力保卫革命根据地。1936年6月,因政委王玉亭遇害,高震南等10多人叛逃而解体。(www.xing528.com)

(四)大刀队

1934年8月,陕北红军总指挥部队在河口战斗后,中共清涧县委军事部为了配合红军作战,并给部队培育兵源,在清涧县寨沟建立大刀队。11月,200名队员补充于红二团。翌年12月撤销。首任队长张汉洲,政委白胜荣,武术教练贺荣华、白玉金。

(五)绥清独立营

1936年6月,在中共绥清县委诞生的同时,为了统一领导、更好地进行反“围剿”斗争,由绥德红十、红十二支队及清涧几个游击小组,在今绥德县定仙墕村组成绥清独立营。首任营长雷高楼,政委惠爱琛,隶属绥清地区第二司令部。活动于绥德、清涧和延川等地。次年春,编入陕北红军独立团

(六)苏维埃政府兵工厂

1934年春夏间,为了解决红军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按照中共陕北特委指示,中共清涧县委委派共产党员白炳炘(化名马义)率领几名红军游击队员负责,在刘家山(今属解家沟镇)创办了一个小型兵工厂。兵工厂工人中有的是农村铁匠,有几个河南樊仲秀兵工厂转来的工人。他们搞了一些废铁,用简陋的工具进行手工作业,为游击队和赤卫队锻打了一批大刀、长矛头。随着斗争的发展,武器需求量加大,枪械修理任务加重,工人数量不足。党组织派人到河南动员了17名铁匠,从山西阎锡山部兵工厂又“抢”来技术工人,购买了修造枪支的原料。制造手榴弹、修配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汉阳造”等旧式步枪,以解决游击队的武器。1935年,在延长石油矿区的战斗中,缴获了3台车床、1台砂轮机、1台柴油机,兵工厂开始使用动力机械。

在国民党军队疯狂的军事“围剿”中,兵工厂曾在黄河、无定河沿岸东白家畔、进士头、贺家湾、郭家河、赵家畔等村多次转移,进行生产。1934年夏,由于叛徒出卖,驻清涧县城国民党高建白部队得到消息,发起对当时驻赵家畔村的兵工厂进行“清剿”。幸得哨兵及早发现,及时通知工厂人员转移设备,动员村民到寡妇坪“山羊圪洞”隐藏。村内共产党员赵庭贵、赵志元为了赢得兵工厂和群众转移时间,故意拼命向反方向的寨子沟奔跑引诱敌兵。“进剿”部队在追赶中打死了赵志元,赵庭贵却因拼死奔跑,挣成肺痨,次年逝世。

“进剿”部队没有找到兵工厂,恼羞成怒,村子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时值麦收老百姓收回的麦捆子来不及打碾,全部堆放在自家的空窑内。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麦捆子和窑洞门窗、家具全部烧光,没能烧毁的锅碗瓢盆全部摔碎,连石碾子和石磨都打得粉碎,还拉走了小村庄村里仅有的三头驴。敌军清剿部队走后,村民在痛苦中打扫窑洞,用蒿草捆成捆,代替门窗,靠邻村亲戚朋友接济的粮食、铺盖等用具、农具,重新开始艰难的生活

兵工厂建立一年多的时间里,锻打了大量旧式武器,制造大批手榴弹,制造步枪50多支,补充和武装了陕北游击队和赤卫队。1935年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陕北特委清涧兵工厂并入瓦窑堡中央军委供给部兵工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