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安世:谦退保家贵宠,封建君臣手段揭秘

张安世:谦退保家贵宠,封建君臣手段揭秘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宣帝年间,大将军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奏请张安世为大将军,张安世一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忧惧,还未等朝命颁发,便求见汉宣帝,婉辞谢绝道:“臣自量不足以当大将军这样的高位,恳请陛下哀怜,保全老臣的性命!”张安世都一再辞谢,实在辞谢不掉,便只受其名而不要俸禄,交给国库的俸钱多达数百万。汉宣帝对大将霍光虽然十分敬畏,但在内心却更亲信张安世。霍光死后三年,家族覆亡,而张安世却世代贵宠,直至汉末。

张安世:谦退保家贵宠,封建君臣手段揭秘

故事回放

张安世是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张汤由于执法严厉遭人暗算而死,死后身无余财,武帝十分怜惜,便提拔了张安世。他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为人谨慎,勤于政事,参与了废帝立帝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是汉朝重臣之一。

汉宣帝年间,大将军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奏请张安世为大将军,张安世一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忧惧,还未等朝命颁发,便求见汉宣帝,婉辞谢绝道:“臣自量不足以当大将军这样的高位,恳请陛下哀怜,保全老臣的性命!”宣帝笑道:“卿太谦让了,卿而不可,还有谁可呢?”终于未能辞掉。

一般人处于这样的高位,一定会意得志满,揽权怙势,骄奢淫逸,可张安世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越发谨小慎微。每当与皇帝一起商量大政国策作出决定后,他便称病离朝,等到政令颁布下来,他故作吃惊,还令属吏去丞相府打听,讯问详情,这样一来,朝臣之中竟没有人知道他参与了决策。

张安世还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一点。作为朝中重臣,举贤荐能,是他的职责之一,但他从来都不让被举荐的人知道。有一个郎官,立了大功却没有升官,便向张安世自陈其功,张安世说:“足下立了大功,明主自然知道,何必自夸呢!”很快这个郎官便得到升迁,却不知道是由张安世推荐的。当有的被举荐者知道了原因之后来向他致谢时,他闭门不纳,而且再也不与这个人来往,以免结党营私之嫌。由于他的守口如瓶,还造成了一些误会。有一次,他的一个下属要调走了,他去征询意见,那个下属说:“将军为陛下的心腹大臣,却不见推荐一个贤才,很多人对此有所不满!”

张安世也不得解释,只是说:“贤明的君主在上,谁好谁不好,一目了然,臣下只要加强自我品德的修养便行了,何必等待别人推荐!”(www.xing528.com)

大凡官居高位的人,总要给自己的家人或子孙谋点福利的,张安世却不然。他的儿子为光禄勋,也是朝廷的近臣,他因父子俱处尊显之位,很是不安,便要求将儿子调出京城。他的哥哥张贺对汉宣帝有救命养育之功,侄子张彭祖小时曾与宣帝同席读书。宣帝即位以后,张贺已经死去,宣帝追封他为恩德侯,改葬坟莹,封彭祖为阳都侯,连张贺七岁的孤孙张强也赐爵关内侯。张安世都一再辞谢,实在辞谢不掉,便只受其名而不要俸禄,交给国库的俸钱多达数百万。

他虽然是一门公侯,食邑多达万户,但生活俭朴,在家只穿普通的粗丝黑袍,夫人亲自纺织,家中奴仆七百人,耕种制作,各有所长,依然财源不断,十分富有。汉宣帝对大将霍光虽然十分敬畏,但在内心却更亲信张安世。霍光死后三年,家族覆亡,而张安世却世代贵宠,直至汉末。

手段点拨:

以上张安世是否在玩弄手段,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先听一个故事:古时有个穷家孩子,他每天都和一些富家孩子玩耍,那些富家孩子总是丢一些钱给他,而他每次都只捡那些小面值的,对于大面值的他从来不捡。那些富家孩子就以为他傻傻的,互相起哄嘲笑他。一天,邻居就说他:“你怎么如此傻呢,下次他们再丢钱给你,你就捡大面值的啊!”穷家小孩苦苦地笑了笑:“你才傻呢,要是我每次都去捡大面值的,那就别指望他们下次再丢钱了。” 张安世的手法是不是如出一辙?请各位读者朋友明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