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夯实法处理地基,强夯加固非饱和土,提高土体强度!

夯实法处理地基,强夯加固非饱和土,提高土体强度!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1 夯实法处理地基W—锤重 H—落距 D—最大加固深度强夯加固非饱和土是基于强夯的动力密实作用,即在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土体的强度得到提高。非饱和土在夯实过程中,孔隙中的气体被排出体外,土颗粒间产生相对位移,即引起夯实变形。实际工程中表现为地面瞬间产生较大的沉陷,一般夯击一遍后,夯坑的深度可达到0.6~1.0m,承载力可比夯前提高2~3倍。

夯实法处理地基,强夯加固非饱和土,提高土体强度!

强夯是反复将10~60t的夯锤起吊到10~40m高处,而后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体中转化成很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均匀性,降低压缩性,减少工后差异沉降,消除湿陷性,改善其抵抗振动液化能力等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夯实法处理地基如图1.2.1所示。

978-7-111-46054-1-Chapter01-9.jpg

图1.2.1 夯实法处理地基

W—锤重 H—落距 D—最大加固深度

强夯加固非饱和土是基于强夯的动力密实作用,即在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土体的强度得到提高。非饱和土在夯实过程中,孔隙中的气体被排出体外,土颗粒间产生相对位移,即引起夯实变形。实际工程中表现为地面瞬间产生较大的沉陷,一般夯击一遍后,夯坑的深度可达到0.6~1.0m,承载力可比夯前提高2~3倍。由于夯击过程中,每次夯击的能量都是从地基浅部向深部逐渐衰减,这样在地基浅部几米范围内土颗粒得以密实,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较大改善,形成强夯实区,使土体浅部形成相对硬壳层;而深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不会有较大改变,形成弱夯实区。所以,强夯的结果通常会造成上硬下软的双层地基,或使地基本来具有的上硬下软结构更加显著。如图1.2.2所示为地基土动力密实状态模式。(www.xing528.com)

978-7-111-46054-1-Chapter01-10.jpg

图1.2.2 地基土动力密实状态模式

1—松散区 2—强夯实区 3—弱夯实区 4—无影响区

B1Z1—一次夯击加固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