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寅:明朝下一个文人

唐寅:明朝下一个文人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寅履历表学而优则仕,是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唐寅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文人。唐寅的名字,远没有唐伯虎响亮。伯虎是唐寅的字,他是成化六年庚寅虎年生人,排行最长,所以他的名与字实在跟他出生的年份有密切关系。著名的画家唐寅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另一种形态的文人。

唐寅:明朝下一个文人

唐寅履历表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明代的士人,除了洪武年间那段时间因为专制的无端与残虐而不愿入仕外,在永乐以降则逐渐被笼络到了科举的笼子中。制度化的考试、相对优厚与稳定的入仕生活,使得读书中第做官成为士人习惯性的路径。只要考试中第,获得一官半职,除了俸禄之外,还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而这些权力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是完全可以转化为财富的,买田置地,收取地租,从此过上丰裕的生活。在此之后,则是所谓精神上的追求,诗文书画,都是他们闲情逸致的体现。他们可能以诗文获利,如有名的文人为人们撰写墓志铭通常会获得丰厚的润笔费,但他们却很少视此为一种市场的行为。他们自视为斯文的传递者。然而,到了明代十六世纪,却出现了这样一批文人,他们没有官职,社会地位浮沉不定,并且毫不讳言以诗文书画为职业。唐寅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文人。(www.xing528.com)

唐寅的名字,远没有唐伯虎响亮。伯虎是唐寅的字,他是成化六年(1470)庚寅虎年生人,排行最长,所以他的名与字实在跟他出生的年份有密切关系。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那位后来曾特别地宠信了汪直数年的皇帝,自成化初年就有一个特殊的爱好:不经吏部便给那些他喜欢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授予官职。这在明朝的士大夫看来始终是一桩弊政,因为传奉官的存在挑战了文官政府既定的选拔官员的程序和标准,从而促使原本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中开始充斥了一些向来被士大夫们视为贱役的技术型人才,包括医生、画师、匠人、僧人和道士以及善于堪舆的风水术士,等等。这让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感到不公平,并且他们还担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会被颠覆。然而,立场不同,观点也就会改变。在今天的史学家们看来,传奉官这一“弊政”为技术人才开放了获得身份和地位的一条通道,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有读书科举一条路才能在社会阶梯上获得上升的状况,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解放,而明朝的社会转型自此开始。成化、弘治年间的社会变迁,引领明代社会进入一个更活泼的时代。著名的画家唐寅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另一种形态的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