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迪轿车安全气囊工作过程

奥迪轿车安全气囊工作过程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车辆发生碰撞以后,双级安全气囊中的一级先引爆,1号引爆器触发,点燃1号推进剂叠氮化钠固体,叠氮化钠在火焰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氮气迅速推开推杆,储气罐压力迅速升高,大量氮气通过气室的通道迅速进入到气囊,使气囊引爆。图1-55 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双级引爆结构图图1-56 安全气囊双级引爆系统的工作过程

奥迪轿车安全气囊工作过程

1.安全气囊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过程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有两个独立的碰撞信号输出。一个碰撞信号会通过电话控制单元发送紧急呼叫信号(选装),同时车门解锁、打开车内灯(开关必须设定在门控档),通过舒适系统中央控制单元打开紧急灯,舒适系统中央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通信信号关闭辅助加热器(选装)、断开蓄电池起动机发电机的电源线。另一个碰撞信号通过CAN总线输出通信信号,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该信号以后,停止燃油继电器的工作,停止发动机供油,发动机停止工作,防止燃油意外泄漏而导致事故的升级扩大,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2.双级前部驾驶人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如图1-53所示,前部安全气囊是双级触发式的,这就可以保证车速在30km/h左右撞车时,乘员可以得到最佳保护,每级都有独立的触发用点火剂。驾驶人侧前安全气囊双级引爆器的结构如图1-54所示,点火剂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点火。驾驶人侧安全气囊也被称为环形安全气囊,它充满气后的形状就像一个救生圈。这种安全气囊呈辐射状展开,因此对于坐在离转向盘很近的驾驶人尤其具有保护作用。在安全气囊展开并充气成环形的过程中,转向盘中心保持不变(仍是气囊中心)。环形安全气囊周围的三面缝有方形的织物层,剩余的一面没有缝,以便让气囊滑过不动的转向盘中心。这种安全气囊结构满足最新的法规要求,并符合驾驶人在“非正确位置”驾驶时的生物力学值。在安全气囊展开时,如果驾驶人的头部和上身离转向盘很近,那么这种结构的安全气囊可以防止驾驶人受重伤。

978-7-111-50105-3-Chapter01-56.jpg

图1-52 奥迪轿车采用的安全气囊系统组成

K75—安全气囊指示灯 K145—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关闭指示灯 N95—驾驶人侧安全气囊触发器 N131—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触发器 1N153—驾驶人侧安全带张紧触发器 N154—前排乘员侧安全带张紧触发器 N196—左后座安全带张紧触发器 N197—右后座安全带张紧触发器 N198—后座中间安全带张紧触发器 N199—驾驶人侧面安全气囊触发器 N200—前排乘员侧面安全气囊触发器 N201—左后座侧面安全气囊触发器 N202—右后座侧面安全气囊触发器 N251—驾驶人头部安全气囊触发器 N252—前排乘员头部安全气囊触发器 T16—插头(16孔诊断接口) E24—驾驶人安全带开关 E25—前排乘员安全带开关 E224—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关闭钥匙开关 G85—转向角传感器G179—驾驶人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B柱) G180—前排乘员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B柱) G256—左后座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G257—右后座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G283—驾驶人侧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G284—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J234—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J285—组合仪表内带显示屏的控制单元 J393—舒适系统中央控制单元J526—电话/Telematik控制单元 J533—数据总线诊断接口(网关) J623—发动机控制单元J655—蓄电池切断继电器

978-7-111-50105-3-Chapter01-57.jpg

图1-53 双级前部驾驶人安全气囊示意图

978-7-111-50105-3-Chapter01-58.jpg(www.xing528.com)

图1-54 驾驶人侧前安全气囊双级引爆器的结构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前部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的发生,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信号,碰撞达到一定条件后,控制单元先向前座椅安全带张紧器通电,使张紧器迅速拉紧乘员;同时,控制单元通过螺旋电缆向前安全气囊引爆器通电,引爆器在大电流的作用下迅速产生大量的氮气,迅速充入气囊中,使前气囊在50ms内迅速爆出,减小乘员的前冲力,防止乘员撞到车玻璃与仪表板。约100ms后,气囊充气结束,气囊不断进行放气,车辆发生反弹,乘员停止前冲,恢复正常状态。

3.乘员侧前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驾驶人侧和前排乘员侧前安全气囊都是双级引爆,每级都有独立的触发用引爆器,如图1-55所示。双级安全气囊内部包括两套机构,每套机构均由独立的引爆器、推进剂、压缩气罐和电路等组成。在车辆发生碰撞以后,双级安全气囊中的一级先引爆,1号引爆器触发,点燃1号推进剂叠氮化钠固体,叠氮化钠在火焰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氮气迅速推开推杆,储气罐压力迅速升高,大量氮气通过气室的通道迅速进入到气囊,使气囊引爆。1号引爆器工作以后,2号引爆器工作,点燃2号引爆器对应的固体叠氮化钠,大量氮气迅速补充到气囊中,实现两级引爆,在起到保护乘员作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减少对乘员的伤害,如图1-56所示。

978-7-111-50105-3-Chapter01-59.jpg

图1-55 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双级引爆结构图

978-7-111-50105-3-Chapter01-60.jpg

图1-56 安全气囊双级引爆系统的工作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