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津四雅·问津宫白羽著张元卿整理

问津四雅·问津宫白羽著张元卿整理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2卷第5期,总第17期,2014年5月23日印行。作者宫白羽,整理张元卿。题作“无题”诸目原无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问津四雅·问津宫白羽著张元卿整理

第2卷第5期,总第17期,2014年5月23日印行。作者宫白羽,整理张元卿。题作“无题”诸目原无标题,为整理者所加。目录如下:

整理说明/张元卿

傅说贤相非姓傅

管仲不名仲

隋唐多胡姓

五等爵本于族制

周僭王

窃比老彭

惟其疾之忧

问为邦

汉买地玉券

汉铜尺

亡命奔命

未亡人

其无后乎

增字解经

增字删字

之字处宾位

之字训“往”,训“受者”,训“此”

吾人汝夫

五 霸

其之翟也

是其志也

所字之言义

横 失

彼其之子

夫己氏

周 书

只 且

诗经之助词

王于出征

“舍”有“去”“留”二义

对义字例

“乞”有“与”“求”二义

“致”有“与”“得”二义

薄 暮

薄言解

丹朱

木若以美然

巨 万

无施劳

衣轻裘

《初见秦》作者

韩非初见秦

燕燕于飞

有所于施

君子乐胥

聊乐我员

如与不如

罔极无极

成 相

读 经

读 子

乐只君子

读清学

韩非初见秦

韩非子及王充《论衡

国文法之特质

语学当立四门

无 题

薄言解

宾词前后置

役 为

字之义类

实字虚字之别

未之有伦

文法之用

书 社

“之”字

大学》《中庸

宾词提前,他动变被动转自动

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交错

中国社会乃家庭之放大

吕 览

阴阳五行

者犹则也

射虎中石

无 题

子路揜雉

天下所贵之

无 题

“为”字倒装

“之”之特解(www.xing528.com)

仓颉造字非信史也

私名词之定义

“知所设施之”

文之繁省

“白蹄”“白其蹄”

谅 闇

无 题

诸子相非

淮南》有阴阳家

阴阳说与五行说

“总之”之=此也“久之”之=至也,及也

禨 祥

老子晚出

荀子非诸子

诸子论诸子

“相”字为表对动之副词

老安少怀

之 字

“是”之倒装

之字为指词

代词之古用法

古量词之用法

无 题

古今异诂

无 题

无 题

语文乃野蛮产物文明工具

无 题

介动词之名必须创立

宋人之愚

天子自称小子

无 题

阳虎事略

哀 家

官 国

“之养勇”与“之所养勇”

《大学》《中庸》为荀学,为秦汉人所作

周人多业商,工人乃奴役

字义流转

古语施受同辞

修辞三例

“灭莒”及“胡子沈子灭”

“为”字用法

左传》文太简伤明《庄子》文太乱伤秩

吕览不二论诸子

详 略

伯氏叔氏

寡人之在东宫之时

王天下臣诸侯

兴命与仁

出辞气

所字之位

未知焉得仁

孔子言命

天禄永终

作者七人

托古改制

“们”字来源

什么不加检查

许止弑君

思惟言曰云

长恨歌

五篇名文之考证

《初见秦》时在秦昭王

动词及象词之性质

文成法立

文无定法

字面之枉争

杨朱之学

求知态度与治学方法

不通之句

古史、古史观及古史家

秦帝业及其文明暨对后世之影响

国文奇特之现象,文法家未予解释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考其文词,定其今古

古帝号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水浒官称

伪《孔丛》

“之时”

奇形省略

“之”代“我”

无 题

编后记/杜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