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留声记忆《青青蒲塘:苏中水乡人家》

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留声记忆《青青蒲塘:苏中水乡人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就教我背唐诗啊。他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诗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蛮大的。这些东西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这样的诗句,到现在我还记得,可见这个教师对我影响很大。沙白从我三四十首诗当中,用红笔勾了几首认为不错的。沙白对我的指导对我这个小青年来讲,影响蛮深远的。

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留声记忆《青青蒲塘:苏中水乡人家》

讲述人:刘政

我今年八十岁了,从小就接触到诗歌感觉小时候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非常大。

小时候,叔曾祖父比较爱好诗词。他就教我背唐诗啊。我从小读的私塾,叫石家花园,塾师叫杨仲华,这个人是个前清秀才

在私塾上学时,他布置学生以“读书”为题,用文言文写作。我写的作文,经批改后,还誊清到别的本子上,进行读背。另外,各个学生作文还要互相交流。至今难忘旧作《读书》中的片段:古今书籍浩如渊海,非一人之服不能尽饮,要选其善而读之,读书不能一读而已也,要能够通晓其意,明白其义。

上到初中以后,我接触到语文教师、诗人陈玉麟。他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诗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蛮大的。他有时出口就是自己或古人的诗歌。举个例子,到了春天,他欢喜折桃花枝插到瓶里,把春色带回家。随口吟个:“斜插杏花,当幅横披画。”平常,我同他在校园里的杨柳树下面散步,他随口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些东西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www.xing528.com)

陈玉麟老师教郭沫若[1]的《天上的街市》,能够亲自朗诵给你听。我记得还有次教标点符号,他很投入,把郭沫若在日本写的《雨后》抄在黑板上,没有加标点。他朗诵着:“雨后的宇宙,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寂然幽静。海上泛着银波,天空还晕着烟云,松原的青森!……渔舟一列地骈陈,无人踪印。有两三灯火,在远远的岛上闪明。”他一句句加了标点,到“有两三灯火,在远远的岛上闪明”标点符号没有出现。大家就猜用句号、省略号,还是用什么符号。最后,他说,“有两三灯火,在远远的岛上闪明”郭沫若用的是疑问号,让人联想这个岛上远处是灯火还是渔火。这样子把日本海上雨后的那种气氛就体现出来了。教师这么一讲,虽然是初中时候的事,但到现在我还印象深刻。

还有一次,他本来在讲古文《王小二评书》,说听王小二的评书“好像三月不知肉味”。他突然兴致来了,就抄了一首诗,唐朝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伢儿看到不晓得什么意思。经他逐一解释以后,大家逐渐了解了诗意,原来是舜的两个妃子,在湘水里头自杀了,成为湘江的神,浪头打击到旁边的石头,好像发出弹奏琴瑟的声音。他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收尾很有感触:妃子是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江水在流,江上几座青峰还在那个地方,有种亘古的沧桑感,耐人寻味。他分析到这种结尾同王小二“三月不知肉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直接在赞扬,一个是通过“江上数峰青”这个诗句来体现。“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这样的诗句,到现在我还记得,可见这个教师对我影响很大。

中学毕业以后,我从事小学教育,业余时间不断地创作诗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整个60年代,我常投稿,不管好丑也可以寄上五六首诗,有时报上也登过一两首。作品能够在报纸上发表,刺激了我的创作兴趣。我记得当时南通有个知名诗人叫沙白[2],白蒲人。《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毛泽东词六首》,前头有个小记,说毛主席是在战争年代,在马背上完成的创作。我在自己的诗歌小记中也学着写:我的作品是在暑假中,在牛背上写成的。沙白家来了,我誊清了给他看。沙白看了以后就把“在牛背上写成的”划掉。他说:“你还在和毛主席比高低啦。”沙白当时就评价道,这些诗有一定的文字水平,但是诗味不咋浓啊。实际上他说得很中肯。你写诗要有诗味,如果没有诗味,哪能成个诗啊。沙白从我三四十首诗当中,用红笔勾了几首认为不错的。沙白对我的指导对我这个小青年来讲,影响蛮深远的。那个年代,我有些诗歌刊载在《南通日报》《江苏青年报》《江苏文艺》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