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泥石流形态特征及防范自救

泥石流形态特征及防范自救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坡面泥石流形态坡面泥石流通常发育在较陡山坡上的短小沟槽。美国地质调查局将发育在山坡上坡面泥石流按发育程度和部位分为以下四类。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山坡泥石流发生的总量超过0.5立方米,并造成灾害事故的可立案调查。一个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形态,应该有泥石流形成区、清水汇流区、流通段和沉积区构成。泥石流流域形状,最常见的有典型形态和长条形。

泥石流形态特征及防范自救

(1)坡面泥石流形态

坡面泥石流通常发育在较陡山坡上的短小沟槽。它可以是由发育不完全的侵蚀沟组成,也可以是由切沟、纹沟、细沟和冲沟组成的山坡泥石流沟道。美国地质调查局将发育在山坡上坡面泥石流按发育程度和部位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泥石流是由山坡凹地高位开始,经过沟道而流入坡脚处开阔地,这里往往是居民生活区,会造成严重灾害。

第二类:泥石流一般在陡峻的山坡凹地开始形成,以凹地向下的地方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灾害。

第三类:山坡的开挖和道路的切坡导致的快速运动滑塌。这种滑塌体在融水暴雨的作用下,形成天然崩落和泥石流,导致道路受到阻塞或破坏。

第四类:融水和降雨径流,通过道路表面和坡面冲刷切割其下的斜坡而引起的泥石流和土石滑动。它的上部影响渠道、道路和建筑安全,其下部危害人类的其他经济生活。

山坡泥石流虽然破坏力没有沟谷泥石流那样明显,其规模也比沟谷泥石流小。但它与人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它是广大山区的城镇道路、居民,各类工程设施普遍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这类泥石流现象发生时,总量一般不大,在几十立方米到几千立方米土石体。

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山坡泥石流发生的总量超过0.5立方米,并造成灾害事故的可立案调查。所以香港特区对各类人工或天然斜坡,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对有可能发生山泥倾泻的斜坡进行注册,并有计划地进行整治。由此可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斜坡灾害问题非常重视。

(2)沟谷泥石流形态

泥石流沟谷形态与河流沟谷形态区别如下:(www.xing528.com)

第一,从纵向上来看,泥石流沟谷绝大部分呈直道性,弯曲性小,比高含沙水流河流短而陡。

第二,从横向上来看,泥石流沟谷多呈“V”型,比高含沙水流河流窄小。

第三,泥石流沟谷的纵比降远远大于高含沙水流的河床纵比降。

一个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形态,应该有泥石流形成区、清水汇流区、流通段和沉积区构成。它们的特征如下:

第一,泥石流形成区。该区不仅是水的汇集地,还是固体物质的源地。该区不仅是不良地质现象,如岩崩、错落、崩塌、大小破碎的滑坡体等的高发区,而且具有发育完整的侵蚀沟谷,即纹沟、细沟、冲沟等,泥石流就是在这样极有利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下形成和发生的。

第二,清水汇流区。该区多数位于泥石流流域侵蚀沟脑以上到流域分水岭之间地带。这里一般是未受到向源侵蚀沟破坏的山坡和山峰陡峭的坚硬岩石,这个地带有利于降水径流的汇集,为泥石流形成提供充分的动力和水源。

第三,泥石流流通段。很容易理解,是泥石流形成后通过的地段。此段谷深,多呈“V”型,沟岸山坡陡峻。谷坡如果是风化的坚硬岩体,裂隙发育,常有岩崩滚石发生,在谷底有堕落巨砾和倒石锥,谷坡如果是古老的软弱的沉积岩,多数会出现表层的破碎崩滑体,其表面有非常明显的侵蚀冲沟,是小型山坡泥石流发生地,谷底常有它们的冲积锥或冲积扇,有时在较宽处的沟道内,有泥石流形成的台阶。如果上游发生泥石流时,这些在流通段滞留下的土石体,就会被通过的泥石流卷走。有时候,流通段堆积体太大,从上游来的泥石流就会被阻塞,形成很大的临时性的堵塞体。当堵塞坝溃决时,就会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给下游带来巨大灾害。

第四,沉积区。泥石流沉积区有大量泥石流固体物质淤积,在这里形成各种类型的扇状地形。世界各国的地质地貌学者,对流水作用形成的扇形地多有深入研究。水流作用形成的扇形地可大致分为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扇和崩积锥。

泥石流流域形状,最常见的有典型形态和长条形。典型泥石流流域的例子有云南东川蒋家沟和武都甘家沟流域。长条形流域泥石流形成区多在沟谷两侧的山坡上。这里分布的崩塌滑坡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长条形流域如甘肃武都灰崖子沟流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