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发展概况

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发展概况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棉纺织厂的空调与除尘技术基本上近似空白,绝大多数工厂没有空调除尘设备,因而车间中空气条件十分恶劣。第二阶段是1965~1978年,这是我国纺织空调与除尘事业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条件下,逐步提高、发展完善的阶段。这是我国纺织空调除尘技术及设备在质和量上均产生了飞跃式提高的阶段。这是摆在每一个从事纺织空调除尘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纺织厂空调与除尘技术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棉纺织厂的空调与除尘技术基本上近似空白,绝大多数工厂没有空调除尘设备,因而车间中空气条件十分恶劣。夏季车间温度经常高达39℃以上,时常发生女工中暑昏倒的情况,车间空气含尘浓度高达10~30mg/m3,致使部分工人患了棉肺病。解放后,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50年代初,大部分纺织厂仅设了一些单通风设备,也有将一些民用的小型冷气设备装进车间的,但是仍不能解决问题。而在除尘方面,只有清棉车间有依靠重力沉降的技术,地下尘室则用人工清扫。

我国纺织厂空调事业的真正建立是从1954年工厂企业公私合营开始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4~1965年,属于在纺织厂中普及空调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在纺织厂的主要车间,如细纱和布机车间,建造冷风间(大型空气洗涤室),用深井水、天然冰(北方)作为冷源降温。当时,在前苏联的纺织空调理论和仿制苏联设备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国的纺织空调技术。在此过程中,一支基本上由纺织专业改行的空调专业技术队伍迅速建成。

第二阶段是1965~1978年,这是我国纺织空调与除尘事业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条件下,逐步提高、发展完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空气洗涤室改造成为全能的空调室,前纺、筒摇、前织等原来没有空调的车间也建造了空调室。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地下水或地下水的水温、水质不能满足要求,开始采用人工冷源,压缩式、吸收式、蒸喷式等各种制冷设备。同时,在纺织厂的清棉、梳棉车间建立了与主机配合的除尘系统。纺织厂的空气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的近三十多年。这是我国纺织空调除尘技术及设备在质和量上均产生了飞跃式提高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量从西方各国引进纺织空调除尘技术与设备,并迅速加以消化、吸收,进而改造、创新。一批从事纺织空调除尘设备和制冷设备研制和生产的大中型专业企业诞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空调除尘设备和制冷设备在定型化、系列化的基础上,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对于纺织厂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消耗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从事纺织空调除尘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正在为进一步降低夏季车间内空气的温度和含尘浓度进行不懈的努力,同时,还在进一步研究如何节约能源,并开发新能源,使空调除尘的能耗不断降低。这是摆在每一个从事纺织空调除尘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