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域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趋利为用,急功近利

西域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趋利为用,急功近利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塔里木盆地古代绿洲人民,对于绿洲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趋利为用、急功近利的,谈不上什么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必须同时并重,全面安排。但是在干旱荒漠地区,这三者中最基本、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水。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离不开水,人口的繁衍、环境的保护更离不开水。塔里木盆地各绿洲人民,目前面临着的重大威胁在南线主要是沙漠的移动和扩大;在北线主要是盐渍化的增多。

西域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趋利为用,急功近利

塔里木盆地古代绿洲人民,对于绿洲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趋利为用、急功近利的,谈不上什么环境保护。从笔者对绿洲遗址废弃的考察看,这些遗址大多位于各个绿洲水流的最下游,在这些最下游,由于水源充足、植被茂密,宜农宜牧,这些城郭古国,人口又不甚多,因此土地利用的矛盾并不突出,生态效益对于古人来说并不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当时社会的发展还没有提出这样尖锐的问题,他们也不必要去重视。下游不行,溯流而上,不断废弃,不断上移,以致造成今天的绿洲基本上是靠近山前地带的冲积扇或洪积扇。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口的增殖都给我们提出了土地综合整治这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必须同时并重,全面安排。但是在干旱荒漠地区,这三者中最基本、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水。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离不开水,人口的繁衍、环境的保护更离不开水。因此,笔者从考古历史的角度认为,绿洲的土地整治,经济发展,在认真考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首先要研究的是水,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水,水的问题是个根本问题。

塔里木盆地各绿洲人民,目前面临着的重大威胁在南线主要是沙漠的移动和扩大;在北线主要是盐渍化的增多。老达木沟在清代晚期还是一片阡陌毗连的农村,而如今几十公里以内全被流沙和红柳包代替,一片凄凉景象。要治好沙,首先要治好水,用好水,有水才能使土地湿润,才能使植被生长,才能抑制住土壤的沙化。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疏通排溉工作,排溉不当会造成盐渍化或沼泽化。从笔者对绿洲的调查了解,目前人们仍着眼于兴利的多,而对于防害的工作研究甚少,我们不能不吸取古人的教训。古代的绿洲可以搬迁,现已迫近山边,不能再往山上搬去,要保护绿洲,防害的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笔者考察中,策勒县的一位领导同志向我们介绍,“大跃进”时期在新达木沟上游搞了一个水库,结果由于水库蓄水造成附近几千亩农田盐渍化,而达木沟下游却因缺水,大批胡杨、红柳死亡,沙漠进迫厉害。和田县林管站的一位同志向我们介绍,离和田西北15公里的巴拉玛什地方,过去是一个大苇塘,后放干水种上水稻,水稻收入还抵不了苇子收入零头,同时由于水位降低,苇草死亡,而处于高处的巴拉玛什失去屏障形成新月形的沙丘。巴拉玛什是一处遗址,可能是唐贾耽记述的苇关,遗址有烽燧遗存。在裸露的沙丘中还能看到耕地、房屋基址。这些例子说明,在考虑兴利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防害,只有把防害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地保护绿洲。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走向情况看,应有两条大的绿色长廊,穿越过大沙漠,其中一条是塔里木河下游,到库尔勒至若羌一带,此条长廊把大沙漠的东端隔成两半,这条长廊从《水经注》的记载来看,大致在西晋时期从索劢的屯田横断注滨河来看,就已存在了,东晋的高僧法显去西天取经,他从敦煌出发至鄯善,再由鄯善沿这条绿色长廊到达了焉耆、龟兹。这条长廊也是今天新青铁路最捷径的设计通道。可是这条长廊,目前处在奄奄一息之中。另一条绿色长廊是和田河沿岸。这一条长廊法显也曾走过,他从焉耆到达龟兹后,就沿塔里木河西南顺和田河进入于阗(今和田)的。新中国成立前斯文·赫定、斯坦因和黄文弼的考察也沿此长廊通达塔里木盆地的南北两线。“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考察队也沿此长廊考察。这一条长廊既是插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尖刀,又是沟通塔里木盆地南北两线的捷径,如果使和田河通达,沿河两岸还可建成天然的绿色植物园,辟为旅游胜地,可谓一举三得。可是,目前这条长廊也处在断绝之中。因此,笔者呼吁,保护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保护绿洲中的绿色长廊,实在是迫在眉睫的大事。(www.xing528.com)

(原载《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又[美]《人类欧亚考古学》1996年第34卷第4号全文译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