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在汀老战士历史口述中的抗日斗争

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在汀老战士历史口述中的抗日斗争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束了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各级党组织和红军部队各自为战的局面。随着各县党组织的整顿和恢复,形成了以岩永杭为中心全面开展游击战的新格局,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蓬勃开展。1935年8月,国民党在第一次“清剿”受挫之后,开始部署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第二期“清剿”。由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坚持正确的政策方针,各作战区域密切配合开展针锋相对的军事、政治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闽西南日渐形成,敌第五期“清剿”宣告结束。

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在汀老战士历史口述中的抗日斗争

1935年,3月中旬,担任远殖作战任务的福建军区红八团、红九团张鼎丞率领的部队在永定月流胜利会师。接着成立了以两个团的主要领导和部分地方党组织代表组成的闽西军政委员会,张鼎丞为主席。结束了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各级党组织和红军部队各自为战的局面。

4月,陈潭秋谭震林、邓子恢也率一部来到永定溪南的赤寨,陈潭秋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在此主持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闽西军政委员会”改称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推举张鼎丞为主席,邓子恢为财政部长兼民运部长,谭震林为军事部长。这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及时将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任务由“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转变为在敌后开展广泛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制订了相应的路线方针和作战部署。

1935年4月至6月,国民党军队5个正规师及地方保安团对坚持在闽西的红军游击队发动第一期“清剿”。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以红八团为主体组成的第三作战分区,按照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部署,由政委丘织云、参谋长王胜率领团部及一、三、五连向漳龙公路两侧地区活动;政治部主任伍洪祥带领第二、四连掩护团部行动,到达龙岩以北铜钵一带与龙岩县游击大队会合后,南下到达紫金山。国民党军调集大部队包围紫金山,伍洪祥率部选择敌重兵把守而又相对容易麻痹的龙门与赤水之间为突破口,趁着夜色奋力突出重围,摆脱追敌,与团部胜利会师。

长汀河田刘屋坑原钟德标故居

钟德标故居灶房(www.xing528.com)

1935年6月,钟德标的老领导、曾任福建军区政委的谭震林到杭代地区领导工作,在他主持下,将代英县委改杭代县军政委员会,廖海涛任主席,以上杭双髻山为根据地,逐步在白砂、旧县、丰稔、芦丰等大乡村恢复党组织,同时成立岩下山工作团,开辟岩下山周围乡村的工作。随着各县党组织的整顿和恢复,形成了以岩永杭为中心全面开展游击战的新格局,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蓬勃开展。由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主要领导魏金水、邓子恢、谭震林等人在这一时期分散活动,钟德标被任命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政治交通员,负责在岩西北、岩南漳、岩下山、新汀杭各个区域之间传递政治、军事情报。钟德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良的军事素质,完成了一次次重要任务。

1935年8月,国民党在第一次“清剿”受挫之后,开始部署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第二期“清剿”。军事上采取“驻剿”、“堵剿”、“搜剿”、“追剿”并用的战术,政治上采取高压措施,严密封锁经济,闽西红军游击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在各活动地区顽强地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斗争。经过近半年的苦战,终于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清剿”。

1936年春节前后,国民党在闽西南地区集中4个师,以岩永杭为中心,对红军游击队发动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清剿”。由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坚持正确的政策方针,各作战区域密切配合开展针锋相对的军事、政治斗争。至1937年春末,红军游击队经过近半年的流血牺牲,不懈苦斗,不仅巩固了老游击区,保存了有生力量,而且向南发展,开辟了新游击区。随着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全国政局发生深刻变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闽西南日渐形成,敌第五期“清剿”宣告结束。这一时期,钟德标一边参与反“清剿”作战,一边奔走在各个作战区域,组织和领导游击战争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