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撷英

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撷英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系列以展示学生蒙古文创作的诗歌、散文、书画、摄影作品为载体,将学生原创文艺作品选登在《内蒙古青年》以及《内蒙古大学校刊》,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撷英

印象·草原”北疆优秀民族文化校园传习季主题活动突出文化育人功能,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成长为着力点,以第二课堂为活动载体,以一学年为时间跨度,以多维度体验传习北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由四个板块的主题活动组成。

(1)“校园文化那达慕”系列。该系列以北疆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类活动为主,包括搏克比赛、射箭比赛、蒙古象棋比赛、沙嘎比赛等内容。蒙古民族传统那达慕的俗称叫“乃日”,核心内容是搏克、射箭、赛马比赛,通常还叫“男儿三技”。“男儿三技”不仅仅是体力或力量的较量,更重要的是勇敢、智慧、耐力、毅力、技巧的较量,能够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校园文化那达慕”通常在每年5—6月举行,参赛选手超过200人次,近3 000名各族学生观看和体验各类项目,是一次校园民族体育竞技盛会。“那达慕”体育竞技激发的顽强拼搏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比赛严格的程序和礼节所展现的人与人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精忠报国的理念,给了学生深刻的启迪。

(2)“传统艺术展演”系列。该系列以北疆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传统音乐、舞蹈、歌曲、服饰表演等表演艺术类活动为主,力图展现蒙古族传统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具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歌大赛、蒙古舞蹈大赛、蒙古族服饰表演和民族文化综艺晚会等活动,每年的4—11月,分类、分批、分场进行。

在每年4月中旬举行的蒙古民歌大赛现场,参赛选手演唱数十首富有地域特色的代表性蒙古民歌,如《万里》《韩秀英》等,充分展现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魅力;5月进行的舞蹈比赛中优美的蒙古族舞蹈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11月举行的民族文化综艺晚会更是精彩纷呈,除歌曲和舞蹈表演外,还包括蒙古文诗歌朗诵、蒙古族服饰、胡仁乌力格尔、江格尔表演等经典内容。文艺表演类活动深受师生欢迎,也赢得社会各界好评,每场活动参与者达300人次,现场观众超过5 000人次。(www.xing528.com)

(3)“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习”系列。该系列以学习体验北疆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手工制作的一些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品为主,采取了实地考察调研和专家指导讲座的形式进行。实地传习调研于每年的7—8月进行,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牧区开展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调研和传习体验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学生,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兴安盟前旗、通辽市扎鲁特旗、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等基层牧区开展了蒙古包搭建、传统奶食品制作、蒙古点心制作、皮制品制作、刺绣工艺、骨工艺和皮画传习、游牧文化考察等方面的活动,激发青年学生对北疆草原优秀文化的浓厚兴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近年来,先后邀请了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甘珠尔胡尔奇、呼市第四中学民族文化课老师徐福玲等人开展了十余场讲座,参与者达2 000人次。

(4)“蒙古文原创文艺作品创作”系列。该系列以展示学生蒙古文创作的诗歌、散文、书画摄影作品为载体,将学生原创文艺作品选登在《内蒙古青年》以及《内蒙古大学校刊》,营造文化育人氛围。近三年,该系列活动参与者达500余人,共收到诗歌、散文、短篇小说200件,书画、摄影作品300件,在文化育人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