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叔姬鲜与蔡叔姬度发动叛乱,霍叔姬处被胁迫参与

管叔姬鲜与蔡叔姬度发动叛乱,霍叔姬处被胁迫参与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文王的正妻叫做太姒,她一共生了10个儿子,长子是伯邑考,次子是武王姬发,三子是管叔姬鲜,四子是周公姬旦,五子是蔡叔姬度,六子是曹叔姬振铎,七子是成叔姬武,八子是霍叔姬处,九子是康叔姬封,最小的是冉季载。管叔姬鲜、蔡叔姬度和同样肩负监视武庚职责的霍叔姬处被称为“三监”。而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却仍然认为周公有篡权的想法,他们联合武庚以及东夷部落发动叛乱,并胁迫霍叔姬处一同参加。

管叔姬鲜与蔡叔姬度发动叛乱,霍叔姬处被胁迫参与

周文王的正妻叫做太姒,她一共生了10个儿子,长子是伯邑考,次子是武王姬发,三子是管叔姬鲜,四子是周公姬旦,五子是蔡叔姬度,六子是曹叔姬振铎,七子是成叔姬武,八子是霍叔姬处,九子是康叔姬封,最小的是冉季载。10个兄弟里面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的品行最为高尚,才能最为出众。他们两个人堪称周文王的左膀右臂,辅佐文王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因此文王没有立长子伯邑考为太子,而是选择了次子姬发继承自己的王位,太子姬发即位后就是周武王。在他即位以前,他的长兄伯邑考就已经死了。

伯邑考:姓姬,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在殷商做人质时,被商纣王烹杀而死。

周文王去世之后,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灭掉了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天下平定之后,周武王封赏自己的兄弟以及在战斗中立下功劳的大臣们。他把鲁地分封给了姬旦,并且任命姬旦为丞相,因此人们称姬旦为周公或是周公旦;又把管地分封给了姬鲜;把蔡地分封给了姬度;把曹地分封给了姬振铎;把成地分封给了姬武;把霍地分封给了姬处;当时康叔和冉季载年龄还非常小,没有管辖地域的能力,所以没有获得封地。为了安抚商朝的遗民,周武王又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做国君,他担心武庚以后叛乱周朝,便把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分封到靠近朝歌的管地和蔡地,以便他们就近监视武庚,防止武庚作乱,同时还可以辅助武庚治理商朝的遗民。管叔姬鲜、蔡叔姬度和同样肩负监视武庚职责的霍叔姬处被称为“三监”。

周武王即位4年之后就因病去世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姬诵年纪非常小,无法料理国政。武王在临终前,托付周公旦帮助姬诵料理国政。武王去世后,姬诵继承了王位,称为周成王,周公旦代理主持朝政。周公旦非常贤能,把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引起了一部分臣子的猜忌,他们认为周公旦代理国政是怀有私心的篡权行为,并且制造流言说:“周公旦阴谋篡夺周王朝的政权,将会做出不利于周成王的举动。”周公旦听到人们对自己的诽谤后,处理国家大事时更加勤勉。他对老臣太公望、召公奭等人说:“先王消灭商朝就是希望国家能够安定和美,现在国家刚刚平定,武王却又过早地去世,成王年纪还小,我是怕毁坏了先王的基业,辜负了武王的嘱托,才代理起国政的。我从来没有一点的私心。希望你们相信我!”(www.xing528.com)

姬诵:周成王,姬姓,名诵,镐京(今陕西西安)人。西周王朝第二任君主,继位之时,年纪尚幼,由皇叔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史称“成康之治”,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代明君。公元前1021年,因病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22年。

周公的一片诚心感动了太公望和召公奭,他们不再怀疑周公了。而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却仍然认为周公有篡权的想法,他们联合武庚以及东夷部落发动叛乱,并胁迫霍叔姬处一同参加。其他诸侯国家也乘机起兵反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周公旦经过3年艰苦的战争,终于取得胜利。武庚被周朝士兵杀死,管叔、蔡叔和霍叔都成了俘虏,周公处死了管叔,流放了蔡叔,把霍叔贬为普通百姓。这场战争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战争结束后,周公旦将原来由管叔、蔡叔和武庚管辖的商朝遗民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封给了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封地在商丘,国号为宋;另一部分封给周成王的叔父康叔,封地在商朝的故墟,国号为卫。蔡叔姬度在流放过程中死去,他的儿子名字叫做姬胡,姬胡与其父不同,具有善良仁德的性情,周公旦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就把姬胡分封到了蔡国,使蔡不致灭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