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化环境前后洪水发生次数响应规律

变化环境前后洪水发生次数响应规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江流域变化环境后洪水年均发生次数显著多于变化环境前。坪石站在变化环境后时间系列长度比例仅为37.38%,而变化环境后洪水发生总数比例随门限值增大从47.45%增加到50%。POT模型采样可以有效捕捉变化环境后洪峰在量级上的变化,且能较好地提取洪水发生次数信息。传统AMS采样不能提取这些年内发生的第二、第三大洪水,尽管这些洪水量级明显比变化环境前年最大洪水的量级大。

变化环境前后洪水发生次数响应规律

武江流域变化环境洪水年均发生次数显著多于变化环境前。坪石站门限值S=622m3/s时,变化环境前洪水年均发生次数为2.07次,而变化环境后为3.41次。犁市站门限值S=1039m3/s时,变化环境前洪水年均发生次数为2.27次,而变化环境后为3.17次。

变化环境后洪水发生总次数比例大,且随门限值增大而加大(表7.1)。坪石站在变化环境后时间系列长度比例仅为37.38%,而变化环境后洪水发生总数比例随门限值增大从47.45%增加到50%。犁市站变化环境后时间系列长度比例仅为33.33%,变化环境后洪水发生总数比例随门限值增加从39.62%增加到41.07%。

变化环境后在洪水量级增加的同时,大洪水发生次数也在增加。POT模型采样可以有效捕捉变化环境后洪峰在量级上的变化,且能较好地提取洪水发生次数信息。选取变化环境后大门限值可更有效捕捉变化环境后的大洪水信息(表7.1)。

表7.1 变化环境前后洪水总发生次数及比例对比(www.xing528.com)

变化环境下,超定量抽样不仅增加了样本序列长度,减小了抽样误差,而且更合理地选择了包含洪水过程的真实大洪水信息,提高了设计洪水计算精度。

在实践中,设计洪水不只是考虑一年一度的最大洪水,通常更有意义是超过安全阈值的洪水。坪石站和犁市站变化环境前AMS样本中位数分别为1140m3/s和1880m3/s,而采用变化环境后门限值提取的1992—2009年仅17年POT系列中坪石站比1140m3/s大的年内第二大洪水就达5次,犁市站比1880 m3/s大的年内第二大洪水就达7次,年内第三大洪水1次(2002年第三大洪水量级为1960m3/s)。传统AMS采样不能提取这些年内发生的第二、第三大洪水,尽管这些洪水量级明显比变化环境前年最大洪水的量级大。此外,传统AMS法容易提取枯水年的小洪水信息。采用传统AMS采样,坪石站变化环境前28年系列就有8场洪水量级比门限值745m3/s小,犁市站变化环境前36年系列就有7场洪水量级比门限值1259m3/s小,小洪水信息会对曲线高水尾端线型拟合造成影响。传统AMS采样为遵循独立假设,过度减少重要信息,可能会影响设计洪水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