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业人员管理要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指南

作业人员管理要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指南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建筑工人管理应符合国家建筑法、劳动合同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管理要求。

作业人员管理要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指南

1.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2.建筑工人进场施工前,应建立实名制花名册,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系统,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

3.建筑工人进场施工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涉及可能发生职业病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病防治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施工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工作。

5.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一线作业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行业职业标准和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考核发证机构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6.建筑用工企业应严格规范用工管理,及时采集并上传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应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家庭地址文化程度、培训信息、技能水平、不良及良好行为记录等。

7.施工现场应设置门禁系统,并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考勤制度。

8.必须核实建筑工人合法身份证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工资发放方式。(www.xing528.com)

9.进场建筑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与建筑岗位作业相关的活动。

10.必须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和特种作业员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11.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作业前,应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12.向特种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用品,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13.做好建筑工人班前活动、安全教育交底工作,同时做好交底记录和台账。

14.建筑工人管理应符合国家建筑法、劳动合同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管理要求。

15.其他相关作业人员的管理标准化要求参照系列丛书通用篇的相关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