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代电控系统喷油量的控制是根据ECU 的指令由齿杆或溢流环的位置进行控制。电磁阀起作用的时刻决定喷油定时,起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共轨压力决定喷油量,由于该系统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因此又可称为压力时间控制式电控喷射系统。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和振噪感的好坏,取决于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喷油质量、喷油规律、空气量的多少、混合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喷油时刻和喷油规律”与“燃烧过程”的精确匹配问题是机械式喷射系统无法解决的。

(一)第一代:凸轮压油+位置控制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是采用位置控制系统,它不改变传统的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只是采用电控组件代替调速器和供油提前器,对分配式油泵的油量调节套筒或柱塞式喷油泵的供油齿杆的位置,以及油泵主动轴和从动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以控制喷油量和喷油定时。其优点是无须对柴油机的结构进行较大改动,生产继承性好,便于对现有机型进行技术改造;缺点是控制系统执行频率响应仍然较慢、控制频率低、控制精度不够稳定。喷油率和喷油压力难于控制,而且不能改变传统喷油系统固有的喷射特性,因此很难较大幅度地提高喷射压力。

第一代电控系统喷油量的控制是根据ECU 的指令由齿杆或溢流环的位置进行控制。喷油时间控制是根据ECU 的指令由发动机驱动轴和凸轮轴的相位差进行控制:ECU根据各种传感器检出的发动机运行状态及环境条件等,计算出适合于发动机状态的最佳控制量,并向执行机构发出相应的指令。

(二)第二代:凸轮压油+电磁阀时间控制(www.xing528.com)

第二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在第一代位置控制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高速电磁阀对喷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时间控制。

第二代电控喷油装置的特征是:燃油升压是通过喷油泵或发动机凸轮来实现的。升压开始的时间(与喷油时间对应)以及升压终了时间(从升压开始到升压终了的时间,与喷油量相当)是由电磁阀的接通/断开控制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是由电磁阀直接控制的。

(三)第三代:燃油蓄压+电磁阀时间控制

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是第二代的进一步发展,它不再采用喷油系统柱塞泵分缸脉动供油原理,而是用一个设置在喷油泵和喷油器之间具有较大容积的共轨管,把高压油泵输出的燃油蓄积起来并稳定压力,再通过高压油管输送到每个喷油器上,由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的开始和终止。电磁阀起作用的时刻决定喷油定时,起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共轨压力决定喷油量,由于该系统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因此又可称为压力时间控制式电控喷射系统。按其共轨压力的高低又分为高压共轨、中压共轨和低压共轨三种。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在现代柴油机被越来越多的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