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海禁与南洋华侨-中国通史简编

明朝海禁与南洋华侨-中国通史简编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南洋群岛诸国需要中国的商品,以及一向遵行朝贡礼,不像倭寇那样凶悍内犯,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不得不放松些。满族入主中国,重新把海关严密封闭起来,也就是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康熙五十六年,因噶喇巴口岸多聚汉人,恐成海盗,禁止南洋往来,在外人民不许归还中国。海岛不准民人渔户居住,草屋瓦房,一律派兵巡查烧毁。

明朝海禁与南洋华侨-中国通史简编

明朝倭寇侵扰,海禁极严,中国商民出洋贸易,朝廷当作可疑可憎的通藩奸细,制定各种防范禁阻的法令,压抑商业的发展。由于南洋群岛诸国需要中国的商品,以及一向遵行朝贡礼,不像倭寇那样凶悍内犯,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不得不放松些。由于沿海各省的人民(主要是闽粤两省),在暴政苛敛下不能生活,认下海经商,流寓蕃国,不啻是唯一的活路,宁冒死罪,逃出海口,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无法严密封锁。由于嘉靖以来,欧洲货物,流行中国,朝廷财政困难,关税成为重要收入,中国商人依商业的发展,下海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使明朝对南洋一路海禁,事实上不得不非正式开放。由于万历以后,东北边祸益趋危急,朝廷需要西洋新知识的输入,海禁失去意义,事实上明朝末年,已经是开关的国家了。

满族入主中国,重新把海关严密封闭起来,也就是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清朝怎样来厉行海禁政策呢?

顺治十三年,严禁商民下海交易,犯禁的不论官民,一律处斩,货物入官。犯人家产,全部赏给告发人,地方文武官一律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不先告发,一律处死。康熙二十三年因沿海居民怨恨,势难抑制,不得已开放海禁,停止贸易处斩例。

康熙二十三年,定浙江沿海贸易收税例,准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商船许用双桅,梁头不得过一丈八尺)、捕鱼渔船用单桅,梁头不得过一丈),预先取具连环保结,禀明州县,领取详细执照,船只出入,收税处查验,按货物贵贱定抽税轻重。又定开海征税则例,福建广东海禁,继续开放。

出口商船渔船,不许携带枪炮等器械,如有夹带硝磺、铜铁、军火、器械、樟板等物,查出照例治罪。

出贩东洋、南洋商船,准携带军器,每船炮不得过二位,鸟枪不得过八杆,腰刀不得过十把,弓箭不得过十副,火药不得过三十斤。

渔船不许装载货物,接渡人口。(www.xing528.com)

商船、渔船各按海路远近,人数多少,每人每日止准带食米二升,多带按偷运治罪。

康熙五十六年,因噶喇巴(爪哇首府巴达维亚)口岸多聚汉人,恐成海盗,禁止南洋往来,在外人民不许归还中国。乾隆元年,闽督郝玉麟奏准“自康熙五十六年例禁后私自出洋的,久远不准归国,例禁前出去的,愿归国听便(归国后不能再出去)”。

海岛不准民人渔户居住,草屋瓦房,一律派兵巡查烧毁。已编保甲,输纳粮税的免烧,但不准添盖房屋。

内地民人眷属,得领凭照往台湾,其他地方,不得带眷口前往,并不得带外国人口回国。

沿海官兵拿获偷渡外洋人口,十名以上,官记功一次,兵赏银二两,疏纵在十名以上,官罚俸一年,兵责二十板,赏罚各依次递增。

在这些禁例中,充分说明清朝对华侨的憎恶态度,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诸国倾国力推行殖民政策,恰像南北两极的正正相反。“没有华侨,就没有南洋群岛的开发”,开发的果实,却给欧洲人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