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产品设计|设计与生活方式变迁史

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产品设计|设计与生活方式变迁史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主义背景下,产品设计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阶层、文化、职业的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产品设计出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同一产品由于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在产品的功能、外观造型和使用方式上会有所区别。由此,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设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造成影响。

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产品设计|设计与生活方式变迁史

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消费方式的延续,其中又包括储蓄式消费和透支性消费。中国人目前的消费模式还是以家庭长远储蓄式的消费为主,然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透支性消费模式依然增长迅速,按中国古代的说法就是“寅吃卯粮”。另一种是“符号式”[6]消费模式,其消费的目的是体现品位和身份地位,显示地位象征的消费模式。

消费主义浪潮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电视机发展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尤其是彩色电视机还是许多家庭的奢侈品,如今以大屏幕为特点的平板电视正在取代传统电视,1985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7.71台,到2003年已拥有130.50台。[7]见表5-1所示城镇居民消费品拥有量。

2015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79亿辆,其中共有新能源汽车5832万辆。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接近39亿部。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个变化趋势,家庭中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得到满足后,人们在医疗、保健、娱乐方面的消费在增加。消费主义背景下,产品设计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阶层、文化、职业的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产品设计出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同一产品由于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在产品的功能、外观造型和使用方式上会有所区别。在这一时期,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条件之后,还需要有别于他人的、显示其身份地位的奢侈品。由此,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设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造成影响。

表5-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品消费品拥有量[8]

(www.xing528.com)

图5-5 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销售占比[9]

智能手机是消费市场消耗量最大、消费群最不受限制的产品,也是非常能够体现出消费市场、消费主义与产品设计之间关联的产品。在2000年以前,人们还在追捧诺基亚手机,诺基亚也确实以足够快的速度对庞大的产品群进行更新换代,几乎半年就可以看到一款新式的诺基亚手机问世,消费者的产品使用频率远远赶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苹果手机的出现,更加加剧了这一现象,消费者在体验了苹果手机带来的出色的人机交互功能之后,每一代苹果新品的推出都会受到全球消费者的热捧,这种大规模的固定消费者能够给产品本身带来大量的使用反馈和使用数据,加速产品的设计优化和更新效率,这往往是许多小众产品非常希望达到的效果。同时,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设计造成潜在的制约和影响,在苹果4s型号之前,苹果公司始终坚持手机的屏幕尺寸为3.5英寸,据苹果公司的官方解释,大量的人机学研究之后确定3.5英寸屏幕具有最好的操控感和舒适度,在三星和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5.5英寸大屏幕手机,并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销售时,苹果依然在坚持自己的产品定位。但苹果手机拥有庞大、忠实的消费人群,在消费者和市场一再的呼声中,苹果在iphone5问世时推出了4英寸屏幕手机,依然是窄屏,直到iphone6的推出才达到了5.5英寸大屏手机,销售市场再一次火爆。苹果手机的设计案例其实很好地阐述了消费市场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产品的设计定位、设计策略、市场销售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图5-6 iphone手机各型号屏幕尺寸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