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盆地构造背景下,盆地主控断裂重新活动,湘黔大断裂南侧、三江-溆浦断裂以西为缓坡浅海地区,三江-溆浦断裂以东、常德-安仁断裂西侧、衡阳萍乡断裂以南形成盆地陡坡边缘,在这样的古地理格局下,大量冰源碎屑物被带入盆地,沿盆地边缘堆积充填,形成沿盆地陡坡边缘展布的一个厚度巨大的楔状地层体。

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研究区此期已结束湿热气候环境,进入到南华冰期晚时第二个寒冷期,海平面略有下降,控盆构造依然处于稳定状态,盆地由伸展型陆缘盆地转换为前陆盆地的调整期已经完成,研究区大部分处于冰封状态,沉积与冰川作用关系密切。冰内区以铲刮剥蚀作用为主,局部可能有薄的底碛分布,但多受后期流水改造。往南东依次为冰前内带、外带和冰外(开阔海盆冰海—远海)3个沉积区(图3-30)。冰前内带位于通道、城步、洞口、罗洪一带以北的广大地区,沉积厚度相对较小,多夹有冰水作用产物——长石石英砂岩,且因海平面下降和切谷作用,多与下伏板溪群呈不整合接触。冰前外带位于该线以南,沉积厚度巨大,下部发育数百米的浅灰色厚层块状含砾杂砂岩、无层理含砾砂质板岩及少许纹层状绢云母板岩,上部为单调的块状含砾砂质板岩,具有改造型泥石流特点。冰外带位于南区永州—攸县一线以南的大部海域,沉积岩性以正常海相板岩、砂岩为主夹具有“落石”特征的含砾砂质板岩,显水平层理或不显层理。其充填序列的平面展布符合上述分带特征和规律(图3-31)。

图3-30 裂谷盆地晚冰期构造模型(www.xing528.com)

图3-31 裂谷盆地晚冰期充填样式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