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及资源效应

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及资源效应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元古代扬子陆块东南缘大地构造演化的特色是裂谷作用。这就为华南大陆显生宙早古生代以来的陆内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说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造就了华南大陆新元古代晚期和早古生代的洋陆格局与陆内构造演化进程。关于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的研究近年来成绩显著。

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及资源效应

新元古代扬子陆块东南缘大地构造演化的特色是裂谷作用。华南古大陆在新元古代晋宁Ⅱ期(幕)统一形成后,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下,以其上覆的南华纪不同地区的典型裂谷盆地沉积地层为代表,反映了统一的华南大陆自820Ma以后,主要在800~720Ma期间迅速转入伸展裂谷构造和冰期,形成了以华南浙赣湘桂为中心的南华裂谷盆地和川滇裂谷盆地,包括5个次一级盆地(王剑,2000),并伴有强烈的裂谷型岩浆活动(820~800Ma)。裂谷盆地的出现正是全球Rodinia超大陆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解的沉积表现,而华南陆内裂谷盆地代表的这一过程使其周缘也伴随着许多新板块的裂离,可能正是这一扩张裂离过程才形成了现今华南大陆的雏型。同时,华南大陆内部同样处于伸展裂解环境,但却不是洋盆和独立板块的生成,而是广泛发育陆内裂谷构造(王剑等,2000),该构造作用不仅发生在块体内部,形成一系列次级不同地块,最为明显的是沿南华裂谷带使早先拼合的扬子-华夏大陆再次分离,出现大陆岩石圈内部的新的扬子与华夏两个重要陆块(张国伟等,2013)。这就为华南大陆显生宙早古生代以来的陆内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说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造就了华南大陆新元古代晚期和早古生代的洋陆格局与陆内构造演化进程。

关于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的研究近年来成绩显著(王剑等,2000;Wang J et al.,2003b;张传恒等,2009;常华进等,2011;江新胜等,2012;等)。5个次级盆地的沉积相、沉积充填序列等目前日趋明朗(王剑等,2001;Wang et al.,2003b;陈冠宝等,2006,2008;汪正江等,2009,2010,2011;Wang L J et al.,2010)。整体上,扬子东南缘3个次级盆地在新元古代沉积一套以陆相火山岩、滨浅海-深海相复理石浊积岩为主的沉积组合,华夏西北缘赣粤次级盆地沉积一套次深海-深海相复理石建造,而扬子西缘康滇次级盆地在新元古代中期则以陆相火山岩及磨拉石建造为特色,晚期过渡为滨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王剑,2000)。伴随华南“楔状地层”为裂谷成因观点的提出(Wang J et al.,2003b),众多学者开始关注盆地早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的研究(王剑等,2003,2005,2006,2009;Wang J et al.,2003b;陈文西等,2007;汪正江,2008,2009)。目前,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代表盆地早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冲洪积相组合、陆相(或海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相组合、滨浅海相沉积组合、淹没碳酸盐台地及欠补偿盆地黑色页岩相组合(王剑等,2001,2010),整体反映了一个由陆到海的演化过程(王剑等,2001,2006)。然而,目前对华南新元古代整个沉积盆地的系统研究工作还是较少,特别是岩相古地理与层序地层方面的工作尤为缺乏,关于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性质的沉积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这些研究可以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以及找矿工作提供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