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程系统概念-测量基础与实训

高程系统概念-测量基础与实训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后,我国采用的统一高程系统是黄海高程系统。所谓黄海高程系统,是把青岛验潮站长期观测结果所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起算面,以该起算面的高程为零而建立的高程系统。根据1956年推算的结果,原点高出黄海平均海水面72.289 m,这一数据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了三十多年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基准数据。用等级水准测量方法将青岛原点的高程引测至全国各地的各级水准点上,从而得到以黄海平均海水面起算的各级水准点的高程。

高程系统概念-测量基础与实训

地面点高程指的是该点到某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上述大地坐标和天文坐标都只确定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上的曲面位置(进行高斯投影之后也只能确定点在高斯投影平面上的位置)。对于点的空间位置,还应确定它沿投影方向到起算面(基准面)的距离。一般来说,取大地水准面为起算面。测量上,把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或称海拔、标高)。如图2-13所示,HA和HB为A点、B点的绝对高程。如果取任意水准面为起算面,则把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此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如图2-13中的HA′和HB′。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图2-13中A点、B点之间的高差hAB=HB-HA=HB′-HA′。

前已述及,测量上是把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的。由于地球上各大海洋的水体受潮汐、气压、风力、温度、密度差等影响产生巨大洋流,使得不同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在我国,1949年前有吴淞口系统、珠江口系统、黄河口系统等,它们所在地的平均海水面的高度都是不相同的。1949年后,我国采用的统一高程系统是黄海高程系统。所谓黄海高程系统,是把青岛验潮站(1900年开始验潮)长期观测结果所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起算面(也称水准基面、基准面),以该起算面的高程为零而建立的高程系统。我国于1955年在青岛建立了一个与青岛验潮站相联系的水准原点网,水准原点便是距验潮站不远处的观象山山顶(见图2-14及彩图2-14)。根据1956年推算的结果,原点高出黄海平均海水面72.289 m,这一数据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了三十多年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基准数据。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启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72.260 m。二者已相差0.029 m(可以形象地认为这期间青岛的海平面上升了0.029 m)。

图2-13 地面点的高程与高差(www.xing528.com)

图2-14 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位置

【补充说明】 国家水准点的高程都以青岛观象山水准原点为依据。用等级水准测量方法将青岛原点的高程引测至全国各地的各级水准点上,从而得到以黄海平均海水面起算的各级水准点的高程。如果某项建设工程所在地远离这种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为了工程急需,也可假定某个固定点的高程作为起算点,其他点都统一从该点起算,求得它们的假定高程。将来适当的时候,再与等级水准点联测,把假定高程换算为绝对高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