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实训:二、三角高程测量公式

测量实训:二、三角高程测量公式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大气的垂直折光也会对高差测量产生一定影响。可推导A、B两地面点的高差[1]为图7-37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式就是单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例如某台全站仪在某地区的高差测量计算公式为h1-2=s tanτ1-2+659×10-10s2+i-l,说明该球气差联合改正系数为659×10-10,并可据此反算出大气折光系数k≈0.16。s为实测的水平距离。

测量实训:二、三角高程测量公式

上述图7-36推导出的高差计算公式没有考虑到地球曲率影响和大气折射影响。其实,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是很可观的,相距数百米的两点间高差,该项影响便会高达数厘米。另外大气的垂直折光也会对高差测量产生一定影响。下面对这两项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由图7-37可知,A、B两地面点间的高差为

式中,EF为仪器高i,NB为觇标高l,CE为地球曲率影响距离,MN为大气折光影响距离。

可推导A、B两地面点的高差[1]

图7-37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www.xing528.com)

式(7-26)就是单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例如某台全站仪在某地区的高差测量计算公式为h1-2=s tanτ1-2+659×10-10s2+i-l,说明该球气差联合改正系数为659×10-10,并可据此反算出大气折光系数k≈0.16。

式(7-26)中垂直角τ,仪器高i和觇标高l,均可由外业观测得到。s为实测的水平距离。

当然也可直接按全站仪实测的斜距D进行高差计算,此时式(7-26)变成:

同样,可以根据式(7-25)的含义,进行从点B到点A的高差返测,比较往返测高差,满足要求之后,获得从点A至点B往返测的高差平均值:

由式(7-28)可以知道,如果往返测的仪器高、棱镜高比较接近,则斜距与垂直角也会接近相等,于是上式中的球气差改正可以得到很好的抵消。至于三角高程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参考文献[5]指出:“根据实测试验表明,当垂直角测量精度mτ≤±2.0″,边长在2 km范围内时,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完全可以替代四等水准测量。如果缩短边长或提高垂直角的测定精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测定高差的精度。如果mτ≤±1.5″,边长在3.5 km范围内可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边长在1.2 km范围内可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