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已知高程

测量已知高程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水准测量原理可知图4.6低处的点高程测设在B点立尺,使水准尺紧贴着桩侧面或坑壁上下移动,当水准仪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d时,紧靠尺底在坑壁上画线,即可得到高程为H B的位置。 设水准点A的高程H A=49.587m,B点的设计高程为H B=38.564m,坑口的水准仪读取A点水准尺和钢尺的读数分别为a=1.425m、b=12.357m,坑底水准仪在钢尺上的读数c=1.368m,在B点所立尺上的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高程就是B点的设计高程H B。

测量已知高程

已知高程测设,就是根据作业区附近的已知高程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实地上去。若附近没有高程点,则应从已知高程点处引测一个高程点到作业区域,并埋设固定标志。该点应有利于保存和放样,且应满足只架设一次仪器就能放出所需要的高程。

1.地面点高程测设

高程放样工作主要采用视线高法。如图4.5所示,A点是施工场地附近的水准点,高程H A,欲在B点测设出高程为H B的点。测设方法如下:在A、B两点之间的中间位置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竖立水准尺,读得读数为a,则仪器的视线高H i=H A+a。要使B点的高程为设计高程H B,则在B点竖尺时,水准尺上的读数应为

将水准尺紧贴B点处的木桩侧面上下移动,当前视读数为b应时,在木桩侧面沿尺子底部划一横线,此处即是高程为H B的位置。

【例4.3】 设施工区附近有一水准点A,H A=45.235m,B点为建筑物室内地坪±0.000待测点,设计高程为H B=46.023m,将仪器安置在A、B两点之间,在A点上水准尺的读数a=1.241m,试求B点水准尺读数为多少时,尺子底部位置就是设计高程H B

图4.5 地面点高程测设

解:b应=(H A+a)-H B=45.235+1.241-46.023=0.453(m)

即当B点上水准尺读数为0.453m时,尺子底部位置的高程就是设计高程H B

如果地面坡度较大,无法将设计高程在木桩顶部或一侧标出时,可立尺于桩顶,读取桩顶前视,根据下式计算出桩顶改正数:

桩顶改正数=前视桩顶实际读数-前视应读读数

假如前视应读读数是1.500m,前视桩顶实际读数是1.050m,则桩顶改正数为-0.450m,表示设计高程的位置在自桩顶往下量0.450m处,可在桩顶上注“向下0.450m”即可。如果改正数为正,说明设计高程高于桩顶,应自桩顶向上量改正数,得设计高程。

2.空间点高程测设

空间点高程测设,就是由地面已知高程点,测设建筑物的上部、基槽或井下坑道里的高程点。由于已知高程点与待测设的高程点之间高差较大,除水准尺外,还要借助于钢尺或测绳来完成高程测设。

如图4.6所示,已知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为H A,要测设坑内设计点B的高程H B,在坑口设支架,自上而下悬挂一钢尺,尺子零点向下,下端挂一个10kg重的垂球,放入油桶中,观测时,在地面上和坑内各安置一台水准仪,瞄准地面A点和坑内B点处的水准尺,读数分别为a和d,钢尺上下端读数分别为c、b。根据水准测量原理可知

图4.6 低处的点高程测设

(www.xing528.com)

在B点立尺,使水准尺紧贴着桩侧面或坑壁上下移动,当水准仪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d时,紧靠尺底在坑壁上画线,即可得到高程为H B的位置。

【例4.4】 设水准点A的高程H A=49.587m,B点的设计高程为H B=38.564m,坑口的水准仪读取A点水准尺和钢尺的读数分别为a=1.425m、b=12.357m,坑底水准仪在钢尺上的读数c=1.368m,在B点所立尺上的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高程就是B点的设计高程H B

解:d=H A+a-(b-c)-H B=49.587+1.425-(12.357-1.368)-38.564=1.459(m)

即在B点上所立水准尺的读数为1.459m时,尺底高程就是B点的设计高程H B

用同样的方法,可由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点。如图4.7所示,已知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为H A,要测设各层楼面B的高程H B,由水准测量原理可知

当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在钢尺的长度中应加入尺长和温度改正。为了检核还应改变钢尺的悬挂位置后重复测一次,当观测的同一点的高程互差不超过3mm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图4.7 高处点的高程测设

图4.8 坡度线测设

3.坡度线的测设

公路工程和排水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坡度线测设。如图4.8所示,由A点沿AB方向测设一条坡度为i的坡度线。有两种方法可以完成坡度线测设。

(1)经纬仪测设法。已知A点高程H A,要测设的坡度为i,可以用经纬仪测设法,具体操作如下:根据坡度i计算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tan-1i,在A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m,使竖直角为α。即望远镜的视线的坡度就是i,分别在C、D、E、B点处的木桩侧面竖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当尺上读数为仪器高m时,此时尺子底端位置就是坡度线在C、D、E、B点处的高程。即尺子底端的连线就是坡度为i的坡度线。

(2)水准仪测设法。当测设的坡度不大,且坡度线两端的高程H A和H B已知时,用水准仪测设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A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另外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方向线,量取仪器高m。在B点上立水准尺,水准仪照准B点水准尺,转动AB方向线上那个脚螺旋,使尺子上的读数与仪器高相同,此时视线就平行于AB的连线。在C、D、E处的木桩侧面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尺上读数均等于仪器高m,此时尺子底端的连线即为所测设的坡度线。该种方法常称为平行线法。

图4.9 高度可调节标志

实际工作中,标定放样点的方法较多,可根据工程精度要求及现场条件来具体确定。土石方工程一般用木桩来标定放样点高程,或标定在桩顶,或用记号笔画记号于木桩两侧,并标明高程值;混凝土工程一般用油漆标定在混凝土墙壁或模板上;当标定精度要求较高时,宜在待放样高程处埋设如图4.9所示那样的高度可调标志。放样时调节螺杆可使顶端精确地升降,一直到顶面高程达到设计标高时为止。然后旋紧螺母以限制螺杆的升降;往往还要采用焊接、轻度腐蚀螺牙或破坏螺牙等办法使螺杆不能再升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