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科阶段生态教育课程构成: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实践导向的研究成果

本科阶段生态教育课程构成: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实践导向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图2-2和图2-3可见,各院校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数量和学分比重都相当接近,整体上已达到30%~35%的水平。可以借此来进一步考察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应景观专业课程类型变化的具体特征。图2-5分类课程中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比重分布可见,这些院校景观专业的本科阶段教育中,生态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于课堂教育中,在实践层面较少涉及。

本科阶段生态教育课程构成: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实践导向的研究成果

由于各样本院校景观专业本科阶段教育具有教学计划相对完整固定的特征,因此对其生态教育课程构成的考察可以在整体课程研究和分类交叉研究这两个层面上进行,即对于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所占的比重,以及属于不同生态教育类型层次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都可以既针对所有课程,又针对课程内容、课程选修要求、课程教学形式等分类课程来进行。

1.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比重

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比重是所有生态教育相关课程与所有专业课程的比例关系。通过课程数量比重可以看出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数量水平,通过其与课程学分比重的对比可以判断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图2-2和图2-3可见,各院校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数量和学分比重都相当接近,整体上已达到30%~35%的水平。

图2-2 生态相关课程的数量比重

图2-3 生态相关课程的学分比重

2.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层次分布

生态教育课程的层次分布是在所有专业课程中,分别属于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和价值导向类型层次的生态教育相关性课程所占的比例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在40%~45%的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总量水平下,三种类型层次的课程比例关系。

从图2-4可见,各院校三种类型层次的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所占比重的差异较大,基础知识和价值导向类型层次的课程比例变幅尤其明显,分别接近17%和22%。由于生态基础知识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初期的通识课程来进行,而生态规划设计技术方法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则属于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发展的较高层次,因此这种差异性可能是各院校生态通通识课程设置及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综合反映。

图2-4 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生态教育层次分布

从平均水平看,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和价值导向类型层次的课程呈递减态势,所占比重分别为25%、14%和12%。

3.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分类比例

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分类比例是在按照课程内容、课程选修要求、课程教学形式等进行分类的各部分专业课程中,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所占的比重。可以借此来进一步考察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应景观专业课程类型变化的具体特征。

(1)课程内容分类

图2-5是各样本院校景观专业课程中,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在设计课及表现、要素、理论方法、科学分析和职业实践这六类课程中分别所占的比重。各院校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别,但都表现出表现类课程不具有生态相关性、实践类课程的生态相关性少的特征。从平均水平看,科学类、理论方法类和要素类课程中的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比重较为接近,分别为50%、48%和47%,设计课中的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占39%,实践类课程中只占到6%。

图2-5 分类课程中生态教育相关课程比重分布

可见,这些院校景观专业的本科阶段教育中,生态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于课堂教育中,在实践层面较少涉及。由于实践类课程是为学生熟悉了解景观职业的预备课程,这种职业实践层面生态教育的相对缺失无形中也反映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方法在景观专业职业实践活动中还尚未普及成熟。

(2)课程选修要求分类

图2-6—图2-9是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数量和学分在各样本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到,无论在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中,数量和学分比重都具有一致性。但是必修课中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要高于选修课中的比重,因此可以判断生态教育是景观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6 必修课中生态相关课程的数量比重

图2-7 必修课中生态相关课程的学分比重

图2-8 选修课中生态相关课程的数量比重

图2-9 选修课中生态相关课程的学分比重

(3)课程教学形式分类

图2-10和图2-11是各样本院校景观专业的所有课程及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周学时中,讲座、讨论及研究、设计课、实验或实习这四种教学形式分别所占的比重。

图2-10 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比例(www.xing528.com)

图2-11 生态相关课程的教学形式比例

可以看到,图2-10和图2-11反映的数据结构非常类似,可见景观专业的生态教育课程基本沿袭了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形式。从平均水平看,在四种教学形式中,讲座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学时比例占到41%;设计课、实验/实习和讨论/研究的学时比例依次递减,分别占到24%、20%和15%的水平。

而与其他两个院校相比,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讲座和讨论/研究这两种教学形式的学时比例明显反置,直接原因应该是因信息不全造成的数据处理误差过大[3],因此讲座形式教学的平均比重占到40%以上还是可以采信的。

4.生态教育分类课程的层次分布

生态教育分类课程的层次分布是在按照课程内容、课程选修要求进行分类的各部分专业课程中,三种生态教育类型层次的课程的比例关系,以及每一生态教育类型层次的课程中,不同教学形式所占的比重。可以借此进一步考察生态教育相关课程的类型层次与景观专业课程类型之间的对应特征。

(1)课程内容分类

图2-12—图2-16是各样本院校在设计课及要素、理论方法、科学分析和职业实践类的生态教育相关课程中,三种生态教育类型层次的课程分别所占的比重。其中明显可以看到各院校间的差别较大,三所院校分别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突出不同类型层次的生态教育,这实际上提示了生态教育在课程组织上可以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图2-12 设计课的生态教育层次分布

图2-13 要素类课程的生态教育层次分布

图2-14 理论方法类课程的生态教育层次分布

图2-15 科学分析类课程的生态教育层次分布

图2-16 职业实践类课程的生态教育层次分布

就平均水平而言,生态基础知识的教学较为平均地分布在设计课及要素类、理论方法类、科学分析类课程中,生态技术方法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要素类、科学分析类课程和设计课中,而生态价值导向的教学则主要发生在要素类和理论方法类课程中。

(2)课程选修要求分类

图2-17和图2-18是各样本院校在具有生态教育相关性的景观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中,三种生态教育类型层次的课程分别所占的比重。各院校间的差别同样比较大,但所有院校的生态技术方法型教育在必修课中的比重都明显高于选修课,并且除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外,其余两个院校的生态基础知识型教育均表现出明显的反置特征,即选修课中的比重高于必修课。这种以生态技术方法类型层次教育为主的景观专业生态教育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应以技术层次教育为核心的理论假设。

图2-17 必修课的生态教育类型层次分布

图2-18 选修课的生态教育类型层次分布

(3)课程教学形式分类

图2-19—图2-21是各样本院校在三种生态教育类型层次课程教学中,讲座、讨论及研究、设计课、实验或实习这四种教学形式分别所占的比重。各院校间的差别同样比较大,其中,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讨论/研究的教学形式比例较大,还是因为信息不全导致数据处理误差过大造成的。总的看来,生态价值导向型课程的教学以讲座为主,而生态基础知识和生态技术方法型课程的教学则要求讲座、设计课及实践/实习的有机配合。

图2-19 生态基础知识型课程的 教学形式比例

图2-20 技术方法型课程的教学形式比例

图2-21 价值导向型课程的教学形式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