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怒逐俗汉-禅师石霜的公案-中国智慧全书

怒逐俗汉-禅师石霜的公案-中国智慧全书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唐末的石霜禅师尤其笃好“枯木禅”,他门下的徒众二十年来长坐不卧,天下都称之为“石霜枯木众”。由“枯木禅”,引出了禅家一桩有趣的公案。老婆子长叹一声,说:“想不到,我二十年间只是供养着一个俗汉。”原来,“枯木禅”的真正旨趣,并不是一味枯寂冷漠,而是由止息妄念而恢复活泼泼的真性妙用。那位苦行僧能“死”不能“活”,片面理解“枯木禅”,因此被斥为“俗汉”。

怒逐俗汉-禅师石霜的公案-中国智慧全书

禅家有所谓“枯木禅”。唐代著名的希运禅师曾经这么告诫门徒:学道的人当“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枯木”比喻“无心”,而“无心”是修行中的很高境界。后来,唐末的石霜禅师尤其笃好“枯木禅”,他门下的徒众二十年来长坐不卧,天下都称之为“石霜枯木众”。后世把僧人打坐参禅的房间叫作“枯木堂”,就源于此。

由“枯木禅”,引出了禅家一桩有趣的公案。从前有个老婆子,吃斋念佛。她家附近有个小庵,住着个苦行僧。老婆子长年供养着这位苦行僧,经常唤一名二十来岁的姑娘到小庵去送斋饭。一天,姑娘正要去送饭,老婆子悄悄对她说:“待会儿,你一把抱住他,看他怎么样,回来告诉我。”姑娘推门进庵,见那苦行僧正盘腿垂目,像枯木一样呆坐着,纹丝不动。姑娘悄悄地走上前去,如老婆子嘱咐的那样,一把抱住苦行僧,轻轻地说:“正当这样的时候,您以为如何呢?”那苦行僧坐在那里,连眼皮也不抬一下,缓缓地念了两句诗偈:“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意思是说,自己已是形如枯木,心如死灰,对世上的东西再没有什么热情和妄想了。姑娘松开双手,回去对老婆子说了。老婆子长叹一声,说:“想不到,我二十年间只是供养着一个俗汉。”于是,老婆子赶走了那位苦行僧,放把火烧掉了小庵。(www.xing528.com)

苦行僧已经修行到“枯木死灰”的境地,为什么老婆子仍然斥之为“俗汉”呢?原来,“枯木禅”的真正旨趣,并不是一味枯寂冷漠,而是由止息妄念而恢复活泼泼的真性妙用。禅家把这个过程比喻为“枯木龙吟”“枯木逢春”,所谓“大死”才能“大活”。那位苦行僧能“死”不能“活”,片面理解“枯木禅”,因此被斥为“俗汉”。(《五灯会元》李明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