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冒险轰炸,毅然运物资回国

冒险轰炸,毅然运物资回国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途路面坑洼不平,而且日军对滇缅公路早已封锁,不断疯狂轰炸,企图切断中国大西南抗日补给线。父亲他们依靠爱国华侨帮助,历经千辛万苦,多次历险,才把橡胶原料、机器设备等源源不断送回国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他们幸运地躲过敌机一次次轰炸,终于把物资运回国内。父亲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在当地华侨帮助下,甘冒生命危险,为保证抗战时期的橡胶供应做出了他们的贡献。

冒险轰炸,毅然运物资回国

1940年,日军加快了在南洋的侵略,缅甸处于战争前夕。

1940年7月,父亲带领技术员雷教子及12名技工(他们都是爱国华侨,后来也是中南橡胶厂的骨干),以及在马来西亚、缅甸购买的第一批原材料和制胶设备,包括小型翻胎炉等,途经缅甸,冒着日寇飞机轰炸的危险到达昆明。庄怡生伯伯立即委派他主持关键而艰巨的运输工作。

最初南洋物资集中在仰光,由仰光到腊戍约1600公里可以由火车运输,由腊戍到昆明1100公里的路只有穿过原始森林。沿途路面坑洼不平,而且日军对滇缅公路早已封锁,不断疯狂轰炸,企图切断中国大西南抗日补给线。

到了1941年12月,日军把战火扩大到整个东南亚各国,形势极为危急,滇缅公路更是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点。路面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弹坑,还有拖儿带女的难民队伍,使公路处于极为混乱的境地,随时都有车毁人亡的可能。后来仰光到腊戍的火车不能运行,公路上运输汽车也被政府统辖。父亲向公司提出组织汽车队,车辆由3辆扩大到10辆,不断往返于仰光、昆明、重庆之间。父亲他们依靠爱国华侨帮助,历经千辛万苦,多次历险,才把橡胶原料、机器设备等源源不断送回国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父亲曾告诉我们,他当时的职务虽然是运输主任,但运货时经常亲自开头车,为躲日本飞机轰炸,常是凌晨开车,赶在日机到来之前过桥、过险路。日机来了就躲进原始森林里。他们幸运地躲过敌机一次次轰炸,终于把物资运回国内。(www.xing528.com)

有一次从独山到贵阳本来两天的路程,因遭遇日机轰炸整整走了14天。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情形。公司董事会认为父亲为抗战、为中南橡胶厂立了头功,应“论功行赏”,于是董事们向他赠送股份,父亲在1943年成了中南橡胶厂的股东

一直到1945年,父亲一次次奔波在滇缅公路及滇川公路上。这条路从仰光经曼德勒、腊戍、畹町到昆明,然后再从昆明经贵阳,过娄山关到重庆。即使没有敌机封锁,这条路在当时也如天路一样惊险和恶劣,时有车毁人亡的情况发生。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冬,父亲去贵阳开会,带着母亲和姐姐。从重庆乘汽车到贵阳,经七十二道拐盘旋上山,汽车轮子套着防滑链才翻过娄山关。母亲和姐姐闭着眼睛不敢向外看,司机停车在路边烧了纸钱及香烛。父亲告诉姐姐,这条公路又陡又滑弯还急,不少汽车掉下深谷遇难。抗战期间在这条路上他不知道闯过多少鬼门关,能活到今天,真是老天保佑。对于战时初创的橡胶工业来说,长途运输就是生命线,要在战火中从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地把橡胶、机器设备源源不断运回国内,才能保证工厂正常运转。父亲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在当地华侨帮助下,甘冒生命危险,为保证抗战时期的橡胶供应做出了他们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