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振昌盛和振顺盛的成功故事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振昌盛和振顺盛的成功故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头船带回东南亚物产,还有海外亲人的书信和汇款。他在马尾街开了一家贸易行,取名“振昌顺”,父亲请了一个越南人做翻译。不久,父亲又找我堂哥协助我母亲在南定的唐人街开了另一家贸易行,取名“振顺盛”。“振顺盛”的店铺是一座两层楼房,楼下是店堂,楼上是我们的住房。店堂很大、很深,我哥哥平时可以在里面骑自行车,而我父亲每次坐私家车从河内回来,只需把“振顺盛”店堂门板一拆,车子就能开进店铺里停着。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振昌盛和振顺盛的成功故事

1936年3月20日,我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沟村,那一带去海外谋生的人特别多。我家附近的东里镇有一种红头船,可以直接去东南亚。红头船带回东南亚物产,还有海外亲人的书信和汇款。这种汇款有一个专门的名字——“番批”,可以凭“番批”去钱庄换钱。现在东里镇设有红头船纪念馆。

在这种浪潮下,我的父亲许实圃前往越南闯荡。当时东南亚华侨最常做的营生是把越南的大米、糖、海产品等贩卖到国内,我父亲也做这一行。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父亲带着妈妈、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我和弟弟,从澄海出发,到了越南北部著名的纺织城南定,那时我才刚刚会走路。(www.xing528.com)

起初,我们住在一所平房里,父亲每天外出做买卖,母亲在家照顾我们。印象中,两位姐姐放学回家后,还会背着我和弟弟出门玩。大概过了三四年光景,家里经济条件慢慢好了起来。我父亲的生意渐渐做成了大宗贸易商行,并且发展到了越南首都河内,成为河内的华侨商会成员。他在马尾街开了一家贸易行,取名“振昌顺”,父亲请了一个越南人做翻译。这位翻译后来把他妹妹介绍给我大哥做老婆。不久,父亲又找我堂哥协助我母亲在南定的唐人街开了另一家贸易行,取名“振顺盛”。“振顺盛”的店铺是一座两层楼房,楼下是店堂,楼上是我们的住房。店堂很大、很深,我哥哥平时可以在里面骑自行车,而我父亲每次坐私家车从河内回来,只需把“振顺盛”店堂门板一拆,车子就能开进店铺里停着。这栋楼后面还有一栋两层楼房,楼下是厨房和佣人房,楼上是客房和阳台。两座楼中间还有两个隔断用来堆货。因为房子太大,我们玩耍时大人没法时刻照顾。有一次在楼上捉麻雀,弟弟不小心摔下楼,当时就七孔流血。那时越南医疗条件非常落后,弟弟后来不治身亡。弟弟的死给我父母带来巨大的伤痛,这也是促使父亲回国的一大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