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省古元古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辽宁省古元古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宁省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以辽东地区辽河群为主体,次之为辽西地区魏家沟岩组、迟家杖子岩组,它们是吕梁期构造运动的产物。上述各种地质作用造成菱镁矿矿层直立、加厚,以致最终形成厚层巨晶优质菱镁矿矿床。赋存于辽东地区古元古代地质体中的硼矿,探明储量和年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著名的硼矿床集中区,代表性的硼矿有营口后仙峪硼矿和杨木杆子硼矿,均形成于里尔峪期。

辽宁省古元古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辽宁省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以辽东地区辽河群为主体,次之为辽西地区魏家沟岩组、迟家杖子岩组,它们是吕梁期构造运动的产物。该时期是辽吉古裂谷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阶段,伴随着重要成矿作用,在辽东地区辽河群产出的矿床及其分布规律既具有全球可比性,又具有地区上的特殊性,是开展成矿学研究和矿业学科普的理想选区,形成了一大批矿业类地质遗迹

辽河群包括浪子山岩组、里尔峪岩组、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盖县岩组等,主要分布于营口宽甸一带,为独具特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赋存丰富的矿产资源。变质岩系的原岩多为泥质岩、碳酸盐岩、中酸性火山岩和泥砂质岩石,遭受中浅变质作用,产生相当丰富而又十分典型的变质矿物及矿物组合,其中以菱镁矿、滑石矿、硼矿、玉矿最为重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著名的海城-大石桥菱镁矿形成于大石桥期。大石桥期早前阶段气候适宜,氧气充足,藻类空前繁盛,沉积了钙质碳酸盐岩、富铝黏土岩、碎屑岩夹基性侵喷岩床建造;后期气候相对干热,地壳隆升,发生海退,在草河口复向斜南部残留的大石桥期海湾和北部海盆内沉积镁质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含滑石、菱镁矿建造。由于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镁质碳酸盐岩发生重结晶,形成菱镁矿,白云石大理岩;形变作用使岩层产生褶皱,并在褶皱的转折部位造成矿层加厚,矿石变富;此后由于南北向的强应力作用,发生区域性的热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扇形构造,使处于直立带部位的菱镁矿层中的菱镁矿再次重结晶,形成粗晶、巨晶、菊花状构造;由于矿层中发育破片理,因此菱镁矿沿破片理的两侧生长(重结晶),形成梳状构造。上述各种地质作用造成菱镁矿矿层直立、加厚,以致最终形成厚层巨晶优质菱镁矿矿床。

滑石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富镁碳酸盐岩地层、构造,含SiO2 热液及成矿时温度与压力等条件的控制。本区滑石产出的部位、形成的期次不同,最早的滑石是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无外来成分的加入与带出。滑石矿床主要受扇形构造控制,分布在扇形构造的直立带中,形成滑石的部位都是强应力的构造部位。滑石矿一般都发育在菱镁矿矿层与白云石大理岩类夹层之间。从区域上来看,所有滑石矿床都与菱镁矿矿床相间出现,所以此种滑石是在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中,由于受到强应力作用,同时含有大量SiO2 的热液而使菱镁矿与白云石大理岩同时被交代生成滑石矿。(www.xing528.com)

赋存于辽东地区古元古代地质体中的硼矿,探明储量和年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著名的硼矿床集中区,代表性的硼矿有营口后仙峪硼矿(伴生营口玉矿)和杨木杆子硼矿,均形成于里尔峪期。里尔峪期沉积了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钙硅酸盐岩组成的复理石含硼建造,同期的与基性—超基性火山活动相关的火山沉积变质及条痕状花岗杂岩侵入热液交代作用富集形成硼矿。硼矿中常有蛇纹石玉矿伴生。

玉石矿主要产于大石桥岩组三段含硅的白云石大理岩中,沿着一定的层位分布,其上、下层都含有较多的条带状透闪石白云质大理岩。矿体呈不规则透镜状产于蛇纹石化带中,受层间破碎带控制。蛇纹石质玉石即为今天通称的岫玉。区内岫玉的形成,是含硅的白云石大理岩在区域变质作用中,形成镁橄榄岩,后又经蚀变成蛇纹石形成岫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