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基本要求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基本要求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防止轿厢离开层站后,层门尚未锁紧甚至尚未完全关闭而导致人员坠入井道发生意外,要求轿厢运行以前层门必须被有效锁紧在闭合位置上。为了使锁紧元件上的电气安全装置能够真实反映锁紧元件是否有效锁紧,它必须是由锁紧元件直接操作的,并与之连接牢固。5)锁紧元件的啮合应能满足在沿开门方向受300N力的情况下,不降低锁紧效能的要求。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基本要求

1.门锁装置的设置要求

(1)层门门锁设置 当电梯在运行而并未停站时,电梯的各层层门都被门锁锁住,保证人员正常情况下不能从层站外部将层门扒开。当层门关闭时,层门锁紧装置通过机械连接将层门锁紧,同时为了确认电梯层门的关闭和锁紧,在层门门锁触点接通和验证层门门扇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闭合以后,电梯才能起动,保证电梯运行时,门一定处于锁紧关闭状态。只有当电梯停站时,门锁和层门才能被安装在轿门上的开门刀片带动而开启。

(2)轿门门锁设置 又称为轿门机械锁。当电梯在运行而未停站时,为防止轿门被打开,轿门上通常也设置有门锁装置。如果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距离符合标准要求,轿门只需设置验证门扇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如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轿门需设置与层门相同要求的门锁装置。

2.验证门扇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

层门和轿门都需要验证门扇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俗称副门锁。

如果层门是由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门锁只锁紧一扇门,则未被锁紧的其他门扇的闭合位置应由一个电气开关来验证,该电气开关就是副门锁,如图5-21所示。

978-7-111-56586-4-Chapter05-21.jpg

图5-21 门电气开关

每个层门应设有符合安全触点标准的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它的闭合位置,从而满足电梯对剪切、撞击事故的保护。

验证门扇闭合装置的作用是,当电梯门关闭到位后,电梯才能正常启动运行;运动中的电梯门离开闭合位置时,电梯即停止运行。这一安全装置非常重要。如果缺少这一装置,电梯在开门状态下运行,就有可能对轿厢中的乘客造成人身伤害。所以,不论何种类别和型号的电梯都必须具备这一装置。当电梯的一个层门和轿门(或多扇层门和轿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处于开启状态,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电气锁将断开,从而断开电梯控制回路中的门锁回路,使电梯立即停止或不能起动。

当电梯的层门或轿门闭合时,电气锁内的触点应闭合;当电梯的层门或轿门打开时,电气锁的结构使得电气锁内的触点即使熔接在一起也应能够可靠的断开。

3.门锁装置的安全要求

每个层门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门锁装置,且该装置应有防止故意滥用的保护。所谓滥用是指不恰当的使用,比如无关人员能够轻易使门锁失效等。

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闭合位置上,但层门锁紧前,可以进行轿厢运行的预备操作,层门锁紧必须由一个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

为防止轿厢离开层站后,层门尚未锁紧甚至尚未完全关闭而导致人员坠入井道发生意外,要求轿厢运行以前层门必须被有效锁紧在闭合位置上。“有效锁紧”是满足以下各条关于门锁的型式、强度、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必须在层门闭合位置上锁紧。在门锁紧以前轿厢不应发生运动,但关于轿厢运行的预备操作,比如内选、关门等操作不会导致任何危险发生,同时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因此这些操作是被允许的。

1)轿厢应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起动,如图5-22所示。

978-7-111-56586-4-Chapter05-22.jpg

图5-22 锁紧元件

为了防止层门锁钩在轿厢离开层站后由于一些非预见性原因而意外脱开,要求层门门锁在锁紧状态下锁紧元件必须啮合不小于7mm。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使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以证实门已锁紧,轿厢才能启动。当用门刀或三角钥匙开启门锁时,锁紧元件之间脱离啮合前,电气安全装置应已经动作。即门关闭时,电气安全装置应后于机械啮合而闭合;而在门开启时,电气安全部件应先于机械啮合而脱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证实锁紧”。

应注意的是,门锁锁钩的开口是朝上还是朝下本身没有关系,关键在于锁钩的中心在什么位置。即当所有的锁紧力保持元件全部失效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是否依然能够保持锁紧。

2)证实门扇锁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应由锁紧元件强制操作而没有任何中间机构,而且能防止误动作,必要时可以调节。(www.xing528.com)

特殊情况:安装在潮湿或易爆环境中需要对上述危险作特殊保护的门锁装置,其机械部分和电气安全装置元件之间的连接只能是刚性的,只能通过故意损坏门锁装置才能被断开。

为了使锁紧元件上的电气安全装置能够真实反映锁紧元件是否有效锁紧,它必须是由锁紧元件直接操作的,并与之连接牢固。两者之间不能采用中间机构,例如采用联杆、凸轮等来操作电气安全装置是不允许的,因为如果这些中间机构出现损坏可能导致电气安全装置不能正确反映锁紧元件的实际状态。用于验证门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与门锁装置的机械部分是机械—电气联锁装置,而不应由各自独立的机械和电气部件构成。

为了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门锁装置应能防止电气安全装置发生误动作。可以由电气安全装置自身保证(如安全电路或安全触点型开关等),也可由门锁机构保证。误动作的概念很广,比如由于门锁触点生锈,当门锁锁紧后电气安全装置不能正常导通也属于误动作的范畴。因此防止电气安全装置误动作要从各方面进行保护。

在特殊环境下,如潮湿或易爆等环境中,如果存在机械锁紧元件和电气安全装置之间被分开的可能时,应采用刚性连接(不得有任何中间机构)的方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这种预期的特殊环境下,两者不应有被分开的危险。

3)对于铰链门,锁紧装置应尽可能接近门的垂直闭合边缘,即使在门下垂时也能保持正常。

当采用铰链门的形式时,为了保护门锁不被损坏,必须考虑到使用者在对门施加一个垂直于门表面的力的情况下,门锁装置所受到的力矩影响。一般来讲人员在对铰链门施加力(垂直于门表面)时,由于铰链侧是无法移动的,因此力的作用位置应在门的垂直闭合边缘或其附近位置(即使靠近铰链侧施加力,这个力将由铰链本身承受),当门锁部件尽可能靠近门的垂直闭合边缘时,门锁受到力矩的影响将被减小到最低限度。即使当铰链受力变形造成门垂直闭合边下垂,锁紧装置也能够保证将门锁住,同时电气安全装置能够准确验证门锁是否处于锁闭状态。

4)锁紧元件及其附件应是耐冲击的,应用金属制造或金属加固。

5)锁紧元件的啮合应能满足在沿开门方向受300N力的情况下,不降低锁紧效能的要求。

300N是一个人正常可以施加的静态力,锁紧元件的强度应足以避免在承受这个力(用手扒门)时锁紧效能降低甚至意外打开的情况发生。

6)在进行规定的试验期间,门锁应能承受一个沿开门方向,并作用在锁高度处的最小为下述规定值的力,而无永久变形:在滑动门的情况下为1000N;在铰链门的情况下,作用在锁销上为3000N。

7)应由重力、永久磁铁或弹簧来产生和保持锁紧动作。弹簧在压缩作用下,应有导向,同时弹簧的结构应满足在开锁时不会被压实并圈。如果锁紧元件是通过永久磁铁的作用保持其锁紧位置,则一种简单的方法(如加热或冲击)不应使其失效。即使永久磁铁(或弹簧)失效,重力也不应导致开锁。

保持锁紧的力应是稳定的、能够防止意外开锁的。这里所述及的两种力,都是不易受到影响的力。如果采用电磁力、摩擦力或气、液压力等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而造成力的不稳定,不易保持锁紧动作的稳定、可靠。但应注意,这里的弹簧要求是压缩弹簧,而且要求在正常开锁时弹簧不得被压实(并圈),这就保证了弹簧的寿命和提供压力的持久性;要求弹簧有导向,则保证了力的方向的稳定。如果使用磁力来保持锁紧动作,要求使用永久磁铁,其性能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重力是全天候存在且不会失效(消失)的,其他在门锁上能够利用的力均有可能存在由于提供力的元件失效(永久磁铁和弹簧的失效)而导致无法保持锁紧动作的可能,因此要求在产生和保持锁紧力的元件意外失效的情况下,单凭重力不能造成开锁。

8)门锁装置应有防护,以避免可能妨碍正常功能的积尘危险。

由于门锁的工作环境不可能是无尘的、洁净的,因此要求门锁装置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恶劣环境而不会影响其正常功能。

9)工作部件应易于检查,例如采用透明板以便观察。

由于门锁的重要性,以及门锁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有较多灰尘,因此在日常维保中门锁应定期检查。为方便检查门锁的工作部件,本条作出相应要求。要注意的是,“采用透明板”只是一个例子,以达到“以便观察”的效果,不应认为门锁上必须带有一块透明板。

10)当门锁触点放在盒中时,盒盖的螺钉应为不可脱落式。在打开盒盖时,它们应仍留在盒或盖的孔中。

因为当门锁安装完毕后,在以后的维修、检查中不可能每次都将门锁整体拆下来工作,人员也不便在门锁安装位置附近作业,尤其是类似螺钉这样的细小部件很容易在人员拆开锁盒时落入井道,而且一旦落入井道很难找到。一旦锁盒螺钉丢失,如果不及时补配则盒盖无法安装,将造成门锁触点暴露在外面被灰尘覆盖,可能导致触点接触不良而致使电梯故障。更重要的是,由于电气安全回路串联了多个门锁触点,为了保证电气安全回路向系统反馈信号清晰度,一般情况下电气安全回路的电压通常较高(高于安全电压)。如果触点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对维修保养人员造成电击伤害。所以,为防止门锁触点盒上的螺钉丢失,这些螺钉应设计成不可脱落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