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里头文化的早商宫殿建筑,揭秘中华远古史

二里头文化的早商宫殿建筑,揭秘中华远古史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来,这个二里头遗址已具有古代早期都邑的规模,而不是一般的村落。这个宫殿台基上面有二里头遗址四期的灰坑和墓葬,下面有二里头遗址二期的灰坑,上下地层关系清楚。这座宫殿建筑是在二里头遗址的三期。二里头发掘所发现的这个宫殿建筑,为商汤灭夏后都西亳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宫殿坐落在二里头遗址的中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占地在15亩以上。

二里头文化的早商宫殿建筑,揭秘中华远古史

1972年到1973年春、秋两季,在二里头基址上进行了三次发掘,主要的收获是一处宫殿基址。宫殿基址的周围还发现相当数量的房基、窖穴、灰坑、水井、窑址,以及铸铜的陶范、坩埚碎片、石料、骨料等等。由此看来,这个二里头遗址已具有古代早期都邑的规模,而不是一般的村落。这个宫殿台基上面有二里头遗址四期的灰坑和墓葬,下面有二里头遗址二期的灰坑,上下地层关系清楚。这座宫殿建筑是在二里头遗址的三期。这一期的绝对年代和文化面貌,也完全符合商代及其特征。《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县下注:“尸乡,殷汤所都。”此后,一两千年来,关于汤都西亳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里头发掘所发现的这个宫殿建筑,为商汤灭夏后都西亳提供了有力的物证(汤在灭夏前所都的亳是今山东曹县的亳)。

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宫殿遗址,也是地下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宫殿遗址。宫殿坐落在二里头遗址的中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占地在15亩以上。台基中部是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挑檐柱的存在,说明殿堂的屋顶可能是四坡出檐。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南面有宽敞的大门,四周有彼此相连的廊庑,围绕中心的殿堂,从而组成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宫殿建筑。(www.xing528.com)

从各方面进行的研究已经判明:这座宫殿是由堂、庑、门、庭等单体建筑所组成,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其平面安排,开我国宫殿建筑之先河。这组宫殿建筑是按一定的营造设计建成的。它的组合、布局和规模,应该说是反映了一定的宫室制度。在台基中部有几个灰坑较大,有的里面还有人骨架。“例如H80口部有三座墓葬,一座是弓身屈肢葬,两座是俯身葬。H108内有具俯身葬的人骨架和一具兽骨。”[448]这就意味着二里头宫殿基址可能附有宗庙建筑。据《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449],二里头既有宗庙,说明二里头基址在当时应该是一个都城。这和商汤所都西亳的历史应当是相符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