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元璋的等待:关注时机,等待绝佳机会

朱元璋的等待:关注时机,等待绝佳机会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种种迹象表明,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参加起义军的意图。倒不是朱元璋贪生怕死——因为不计后果率性而起的从来不是英雄,而是莽夫;只有那些善于忍耐懂得把握时机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此时的朱元璋,父母已逝,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做好了举枪的准备,但他依然蛰伏着,不参加、不代表、不关注——然而这不代表他不想参加,其实朱元璋时刻都在关注着时机的变化,等待着一个供他横空出世的绝佳机会。

朱元璋的等待:关注时机,等待绝佳机会

白莲教兴起于南宋初年,到元朝时声势壮大,是元末明初一个很重要的民间宗教组织,它源于佛教净土宗弥陀净土法门,因起源于慧远白莲社而得名。在元朝中前期,白莲教甚至一度受到元统治者的褒奖。然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个屡受皇恩的白莲教,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元至正十一年(1351)春,朝廷强征河工十七万修河堤。几个河工修河堤时无意间在河道下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背部还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于是,在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叫韩山童的白莲教法师就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初,韩山童、刘福通等人杀白马黑牛以祭天地,并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还聚三千余人于今安徽颍上起义反元,豪气冲天地立誓:“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抛开种种情感因素,这件事情显然是一个阴谋。所谓的石人,显然是韩、刘二人事先准备的。据史料记载,至正十年(1350)时,关于石人事件的童谣就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而炮制这么个事件,无非是农民起义的老把戏——正名。

不管怎么说,元末农民起义算是风起云涌地展开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各地群雄并起。

此时的朱元璋在干什么呢?

经过三年的流浪,朱元璋重新回到了皇觉寺,做起了吃斋念佛的和尚。种种迹象表明,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参加起义军的意图。当然原因很简单:起义是要承担风险的。对于一个随时可能掉脑袋的事情,谁都会仔细斟酌。倒不是朱元璋贪生怕死——因为不计后果率性而起的从来不是英雄,而是莽夫;只有那些善于忍耐懂得把握时机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在元末群雄并起的时代,朱元璋继续蛰伏的选择极为聪明。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中,那些行动最早、呼声最高、实力最强的往往都是死得最惨的。秦末的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等意气风发!结果话音刚落不到半年的时间,两人先后被杀。又如,唐末的黄巢,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样豪情万丈,但他也逃不出兵败身亡的结局。

再拿元末来说,起义最早、声望和呼声极高的韩刘二人显然也无法成功,其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元朝已是大厦将倾,但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一个有数百年积淀的王朝不容小觑,面对这些起义军,元朝这个帝国总是要做一番拼死挣扎,矛头自然指向人气最高的韩刘起义军。韩刘必将承受旧势力的疯狂反扑,如此自身尚且难保,何谈积蓄力量、发展壮大?(www.xing528.com)

其二,元朝之亡虽属必然,但并起的群雄所盼望的是“逐鹿天下”的局面;韩刘声势太盛,必然被各地群雄视为最大竞争者,难免遭到各地诸侯的群起而攻。

由此两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是明智的。

成佛还是举枪,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从来不是问题:成佛是暂时的,举枪则属必然。朱元璋虽身在佛寺,但心却无一日不想着那尘世间的种种,因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具备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他有见识。经过数年的流浪生涯,朱元璋的足迹遍布光、固、汝、颖诸州,因此他对淮西一代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有了深刻的了解。

他有本领。在皇觉寺蛰伏期间,朱元璋发愤读书,常伴青灯黄卷,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而年少时的苦难经历,更是铸就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后来朱元璋称雄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没有后顾之忧。此时的朱元璋,父母已逝,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没有家庭与亲人的束缚,他已敢于放手一搏。在乱世之中,朱元璋大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做好了举枪的准备,但他依然蛰伏着,不参加、不代表、不关注——然而这不代表他不想参加,其实朱元璋时刻都在关注着时机的变化,等待着一个供他横空出世的绝佳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