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新生代地壳变革及现代地貌轮廓

广西新生代地壳变革及现代地貌轮廓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代,地壳在经历中生代的剧烈变革之后,逐渐处于平静时期,经过一段时期的沉积间断,广西普遍缺失古新统。北部湾下沉,从而奠定了广西现代地貌轮廓。近代,广西地区地壳活动主要表现为缓慢上升,水流方向也与此一致,岩层遭受侵蚀和剥蚀,局部断裂带上发生多次小地震。

广西新生代地壳变革及现代地貌轮廓

印支运动后,构造变动曾一度减弱,地壳处于相对松弛时期。从此,广西进入了大陆边缘活动带的陆相盆地发展新阶段。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发展,受太平洋板块和印支板块联合作用的控制,大部分盆地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分布。

晚三叠世早期,地壳普遍抬升,遭受剥蚀夷平,广西缺失早期沉积。诺利克期,十万大山地区最先发生块断沉降运动,形成断陷盆地,初期曾一度与海相通,其后转为陆相湖泊紫红色复陆屑沉积,厚度巨大(近万米)。桂东地区沉降稍晚,约始于晚三叠世晚期,沉陷幅度小,仅数百米。侏罗纪气候炎热而潮湿,植被茂盛,形成良好的成煤环境火山活动较强,有酸性岩浆喷发。

白垩纪继承侏罗纪时期的构造环境,断陷盆地更为发育,仍以桂东南地区为主;桂北及桂中地区亦有出现,多为小型盆地。沉积类磨拉石和红色复陆屑建造夹火山岩建造,局部为含膏盐建造,厚度各处不等,从数百米到5000多米,除一般的生物群落以外,少数盆地出现以恐龙为特征的生物群落。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一套以酸性岩浆为主的喷发和侵入,火山活动由南东向往北西向减弱,最厚可达800多米,表明块断运动相当强烈。大新德天一带缺失该类沉积。

新生代,地壳在经历中生代的剧烈变革之后,逐渐处于平静时期,经过一段时期的沉积间断,广西普遍缺失古新统。始新世开始,断陷盆地继续发育,湖泊星罗棋布。在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之下,地壳从多次升降变为总体抬升,并有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沿海一带有三次基性火山喷溢。北部湾下沉,从而奠定了广西现代地貌轮廓。(www.xing528.com)

近代,广西地区地壳活动主要表现为缓慢上升(北西高、南东低),水流方向也与此一致,岩层遭受侵蚀和剥蚀,局部断裂带上发生多次小地震

【注释】

[1]克拉通是大陆地壳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是地盾地台的统称,由W.H.施蒂勒于1936年提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