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3DSMAXVRay园林效果图制作(第3版)》子任务

《3DSMAXVRay园林效果图制作(第3版)》子任务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单击(圆)命令,在前视图中绘制一个半径为250 mm 的圆形,命名为“桥体01”。⑤退出(样条线)子对象层级,选择“桥体02”,按键复制为“桥体03”,关闭对话框。图2.321删除的线段图2.322轮廓后图2.323删除的线段⑥进入(样条线)子对象层级,轮廓100,如图2.324所示。⑧退出子对象层级,按键复制为“桥体04”,进入“桥体04”的(线段)子对象层级,删除不必要的线段。

《3DSMAXVRay园林效果图制作(第3版)》子任务

①单击【Circle】(圆)命令,在前视图中绘制一个半径为250 mm 的圆形,命名为“桥体01”。选择“桥体01”,将其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进入【Vertex】(顶点)子对象层级,在视图中选择最下面的顶点,单击【Geometry】(几何体)卷展栏下的【Break】(断开)按钮,再次框选断开的顶点,按【Delete】键将其删除,结果如图2.319 所示。

②切换到【Spline】(样条线)子对象层级,轮廓80,如图2.320 所示。

图2.319 删除顶点

图2.320 轮廓后

③退出子对象层级,选择“桥体01”,按【Ctrl +C】键复制,在弹出的【Clone Options】(克隆选项)对话框中选中【Copy】(复制)单选按钮,【Name】(名称)设为“桥体02”,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在修改面板中进入【Segment】(线段)子对象层级,删除图中显示为红色的线段,如图2.321 所示。

④进入【Spline】(样条线)层级,单击视图中的样条线,轮廓-50,如图2.322 所示。

⑤退出【Spline】(样条线)子对象层级,选择“桥体02”,按【Ctrl+C】键复制为“桥体03”,关闭对话框。进入【Segment】(线段)子对象层级,删除图中显示为红色的线段,如图2.323所示。

图2.321 删除的线段

图2.322 轮廓后

图2.323 删除的线段

⑥进入【Spline】(样条线)子对象层级,轮廓100,如图2.324所示。

⑦进入【Vertex】(顶点)子对象层级,修改顶点属性并添加新顶点,调整形状如图2.325所示。

⑧退出子对象层级,按【Ctrl +C】键复制为“桥体04”,进入“桥体04”的【Segment】(线段)子对象层级,删除不必要的线段。切换到【Spline】(样条线)子对象层级,选择视图中的样条线,轮廓-20,效果如图2.326 所示。

图2.324 轮廓后

图2.325 添加顶点并调整

图2.326 轮廓后

⑨单击【Line】(线)按钮,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长度为300 mm 的线段,命名为“放样路径”,如图2.327 所示。

⑩切换到复合对象面板,选择“桥体01”,单击【Loft】(放样)按钮,单击【Creation Method】(创建方法)中的【Get Path】(获取路径)按钮,再单击视图中的“放样路径”创建放样对象,如图2.328 所示。

⑪使用同样的方法,对“桥体02”“桥体03”和“桥体04”进行放样,如图2.329 所示。

图2.327 创建的线段

图2.328 放样对象

图2.329 继续放样

⑫选择“桥体02”和“桥体04”,在顶视图中沿Y 轴缩放,使其比其余对象略大,如图2.330所示。

⑬单击【Chamfer Box】(切角长方体)按钮,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长度为120 mm、宽度为400 mm、高度为50 mm、圆角为5、长度分段和宽度分段均为3 的切角长方体,命名为“栏杆护板01”,如图2.331 所示。为其添加【Edit Poly】(编辑多边形)修改器,进入【Vertex】(顶点)子对象层级,调整顶点位置,如图2.332 所示。

(www.xing528.com)

图2.330 缩放对象

图2.331 切角长方体及参数设置

图2.332 调整顶点的位置

⑭切换到【Polygon】(多边形)子对象层级,选择中间部分的面,配合【Ctrl】键添加与背部相对应的面,单击【Bevel】(倒角)按钮右侧的图标,在弹出的【Bevel Polygons】(倒角多边形)对话框中设置【Height】(高度)为0、【Outline Amount】(轮廓)为-2,单击【Apply】(应用)按钮;设置【Height】(高度)为-2、【Outline Amount】(轮廓)为-1,单击【Apply】(应用)按钮;设置【Height】(高度)为0、【Outline Amount】(轮廓)为-1,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结果如图2.333 所示。

⑮对“栏杆护板01”进行复制,命名为“栏杆护板02”,进入【Vertex】(顶点)子对象层级,在前视图中调整顶点的位置,如图2.334 所示,退出次物体。

激活前视图,选择“栏杆护板02”,单击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镜像轴为X,选择【Instance】(实例)按钮,关闭对话框,名称设定为“栏杆护板03”,使用移动工具调整位置,如图2.335 所示。

图2.333 挤出后

图2.334 调整顶点的位置

图2.335 栏杆护板的位置

⑯单击【ChamferBox】(切角长方体)按钮,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Length】(长度)为140 mm、【Width】(宽度)为70 mm、【Height】(高度)为65 mm、【Fillet】(圆角)为6 的切角长方体。单击【Chamfer Cyl】(切角圆柱体)按钮,在顶视图中创建【Radius】(半径)为20 mm、【Height】(高度)为50 mm、【Fillet】(圆角)为0 的切角圆柱体和【Radius】(半径)为35 mm、【Height】(高度)为50 mm、【Fillet】(圆角)为5 的切角圆柱体,调整3 个对象的位置,并将其成组,命名为“圆柱01”,如图2.336 所示。复制“圆柱01”,命名为“圆柱02”,调整其位置,如图2.337 所示。

⑰按【Ctrl+C】键对“圆柱02”进行复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Copy】(复制)按钮,命名为“圆柱03”。为其添加【Skew】(倾斜)修改器,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设置【Amount】(数量)为70、【Skew Axis】(倾斜轴)为X。单击工具栏上的镜像按钮,在弹出的窗体中设置镜像轴为X,选择【Instance】(实例)按钮,关闭对话框,命名为“圆柱04”,使用移动工具调整位置,如图2.338 所示。

图2.336 “圆柱01”的位置

图2.337 “圆柱02”的位置

图2.338 “圆柱03”和“圆柱04”的位置

⑱同时选择4 个圆柱对象和3 个栏板对象,执行主命令中的【Group】(组)/【Group】(成组)命令,组名称设为“护栏01”,按【Ctrl +C】键对其进行复制,在弹出的对话框选中选择【Instance】(实例),名称为“护栏02”,在顶视图中移动其位置,如图2.339 所示。将所有的对象成组,命名为“小桥”。

⑲切换到标准基本体模型,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450 mm ×3 200 mm ×50 mm 的长方体,【Width Segs】(宽度分段)设置为50,命名为“长堤01”,为其添加【Noise】(噪波)修改器,设置【Scale】(比例)为300,Z 轴强度为50,产生起伏变化。对“长堤01”进行复制,命名为“长堤02”,调整位置,如图2.340 所示。

图2.339 护栏的位置

图2.340 长堤的位置

⑳在标准基本体面板中单击【Plane】(平面)按钮,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8 000 mm ×5 000 mm 的平面,命名为“湖面”,如图2.341 所示。至此,小桥模型制作完成。

㉑切换到【AEC Extended】(AEC 扩展)面板,单击【Foliage】(植物)按钮,选择树木的类型,在顶视图中单击鼠标创建树木,命名为“树木01”。使用选择并均匀缩放工具将其等比放大约5 倍。以实例方式复制出“树木01”的几个副本,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调整大小和角度,为场景赋予材质和背景贴图,渲染效果如图2.342 所示,命名为“园桥.max”。

图2.341 湖面的位置

图2.342 园桥渲染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