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结构原理

汽车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结构原理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曲轴飞轮组件主要由曲轴、飞轮和一些附件组成,如图2-52所示。曲轴结构 曲轴一般由主轴颈5、曲柄销7、曲柄臂6、平衡重块8等组成。这种支承,曲轴主轴承载荷较大,但曲轴的总长度缩短了,发动机的总体长度也有所减小。多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应均匀分布在720°曲轴转角内,并且使连续做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以减轻主轴承的载荷,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由于曲轴经常受到离合器施加于飞轮的轴向力作用,有的曲轴

汽车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结构原理

曲轴飞轮组件主要由曲轴、飞轮和一些附件组成,如图2-52所示。

978-7-111-45881-4-Chapter02-56.jpg

图2-52 曲轴飞轮组件

1—曲轴带轮 2—曲轴正时齿轮 3—曲轴链轮 4—曲轴前端 5—曲轴主轴颈 6—曲柄臂 7—曲柄销(连杆轴颈) 8—平衡重块 9—转速传感器脉冲轮 10—飞轮 11、15—主轴承 12—主轴承盖 13—螺母 14、16—止推垫片

1.曲轴

(1)曲轴的功用 曲轴是发动机最重要的机件之一。它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转变为旋转的动力,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同时,驱动配气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如风扇、水泵发电机等。

曲轴一般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模锻而成。为提高其耐磨性和耐疲劳强度,轴颈表面经高频淬火或软氮化处理,并经精磨加工,以达到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曲轴表面磨损或失圆,应进行磨修或更换。

(2)曲轴结构 曲轴一般由主轴颈5、曲柄销(连杆轴颈)7、曲柄臂6、平衡重块8等组成。一个主轴颈、一个连杆轴颈和一个曲柄臂组成一个曲柄,直列式发动机曲轴的曲柄数等于气缸数,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柄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1)主轴颈。主轴颈是曲轴的支承部分,通过主轴承支承在曲轴箱的主轴承座中。主轴承的数目不仅与发动机气缸数目有关,还与曲轴的支承方式有关。曲轴的支承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全支承曲轴,另一种是非全支承曲轴,如图2-53所示。

全支承曲轴: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多一个,即每一个连杆轴颈两边都有一个主轴颈。这种支承,曲轴的强度和刚度都比较好,并且减轻了主轴承载荷,减小了磨损。

非全支承曲轴: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少或与气缸数相等。这种支承,曲轴主轴承载荷较大,但曲轴的总长度缩短了,发动机的总体长度也有所减小。

有的大型发动机曲轴采用组合式,由若干段组合在一起,由滚动轴承支承在气缸体上。

2)曲柄销(连杆轴颈)。它是曲轴与连杆的连接部分,直列发动机的连杆轴颈数和气缸数相等。V型发动机的连杆轴颈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3)曲柄臂。它是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连接部分。为了平衡惯性力,曲柄臂处铸有(或紧固有)平衡重块。用来平衡发动机不平衡的离心力矩,有时还用来平衡一部分往复惯性力,使曲轴旋转平稳。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惯性力如图2-54所示。当活塞上下变速运动时,要产生往复惯性力Fj(方向与大小随运动位置而变化);同时,由于曲柄、曲柄销和连杆大头绕曲轴轴线旋转,产生旋转惯性力,即离心力Fc,其方向沿曲柄半径向外,其大小与曲柄半径、旋转部分的质量及曲轴转速有关。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的作用,导致发动机的振动零部件变形和磨损,必须采取平衡措施。

对于4缸、6缸等多缸发动机,由于曲柄对称布置,往复惯性力和离心力及其产生的力矩,从整体上看相互平衡。如图2-55a所示4缸发动机第一和第四连杆轴颈的离心力F1F4与第二和第三连杆轴颈的离心力F2F3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互相平衡;F1F2形成的力偶矩M1-2F3F4形成的力偶矩M3-4也能互相平衡。但两个力偶矩都给曲轴造成了弯曲载荷,曲轴若刚度不够就会产生弯曲变形,引起主轴颈和轴承偏磨。为了减轻主轴承负荷,一般都在曲柄的相反方向设置平衡重,如图2-55b所示。

978-7-111-45881-4-Chapter02-57.jpg

图2-53 曲轴的支承方式

a)非全支承 b)全支承

978-7-111-45881-4-Chapter02-58.jpg

图2-54 曲柄连杆机

构的运动惯性力

978-7-111-45881-4-Chapter02-59.jpg

图2-55 四缸机曲轴受力与平衡

a)受力 b)惯性力平衡

在一些高档发动机上,还采用加装平衡轴的方法进行惯性力的平衡,使发动机运转更加平稳。

曲轴曲柄的布置,不但影响发动机的平衡,还影响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多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应均匀分布在720°曲轴转角内,并且使连续做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以减轻主轴承的载荷,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

4缸四冲程发动机的点火间隔角为720°/4=180°,4个曲柄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如图2-56所示。1、4缸与2、3缸互相错开180°,其发火顺序的排列有两种可能,即1-3-4-2或1-2-4-3,其工作循环分别见表2-4和表2-5。

978-7-111-45881-4-Chapter02-60.jpg

图2-56 4缸四冲程发动机曲柄布置

表2-4 4缸发动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1-3-4-2)

978-7-111-45881-4-Chapter02-61.jpg

表2-5 4缸发动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1-2-4-3)

978-7-111-45881-4-Chapter02-62.jpg

6缸四冲程直列发动机的点火间隔角为720°/6=120°,6个曲柄分别布置在三个平面内,如图2-57所示。有两种点火顺序,1-5-3-6-2-4和1-4-2-6-3-5,前者工作循环见表2-6。

6缸四冲程V型发动机的点火间隔角仍为120°,3个曲柄互成120°,如图2-58所示,点火顺序为R1-L3-R3-L2-R2-L1(R1代表面向发动机前端右侧第一缸,向后依次为R2、R3,L1代表面向发动机前端左侧第一缸,向后依次为L2、L3)。工作循环见表2-7。

8缸四冲程V型发动机的点火间隔角为720°/8=90°,发动机左右两列对应的一对连杆共用一个曲柄,所以八缸V型发动机只有四个曲柄,如图2-59所示。曲柄布置可以与4缸发动机相同,4个曲柄互相错开90°,点火顺序有两种:R1-L1-R4-L4-L2-R3-L3-R2和L1-R4-L4-L2-R3-R2-L3-R1,前者工作循环见表2-8。

978-7-111-45881-4-Chapter02-63.jpg

图2-57 6缸四冲程直列发动机曲柄布置

表2-6 6缸发动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1-5-3-6-2-4)

978-7-111-45881-4-Chapter02-64.jpg

978-7-111-45881-4-Chapter02-65.jpg

图2-58 6缸四冲程V型发动机曲柄布置

表2-7 V6发动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R1-L3-R3-L2-R2-L1)(www.xing528.com)

978-7-111-45881-4-Chapter02-66.jpg

978-7-111-45881-4-Chapter02-67.jpg

图2-59 8缸四冲程发动机曲柄布置

表2-8 V8发动机工作循环(点火顺序R1-L1-R4-L4-L2-R3-L3-R2)

978-7-111-45881-4-Chapter02-68.jpg

4)曲轴前端如图2-60所示。装有正时齿轮、驱动风扇和水泵的带轮以及起动爪等。为了防止机油沿曲轴轴颈外漏,在曲轴前端装有一个甩油盘5,它随曲轴转动,将漏出的机油甩回油底壳。甩油盘外斜面向后,安装时应注意方向。否则会产生相反效果。在齿轮室盖上装有油封,防止机油外漏。

5)曲轴后端。用来安装飞轮。在后轴颈与飞轮凸缘之间制成挡油凸缘和回油螺纹,并安装有油封或密封填料等,以阻止机油向后窜漏,如图2-61所示。

6)曲轴轴向定位。由于曲轴经常受到离合器施加于飞轮的轴向力作用,有的曲轴前端采用斜齿传动,会使曲轴产生前后窜动,影响了曲柄连杆机构各零件的正确位置,增大了发动机磨损、异响和振动,故必须进行曲轴轴向定位。另外,曲轴工作时会受热膨胀,还必须留有膨胀的余地。

978-7-111-45881-4-Chapter02-69.jpg

图2-60 曲轴前端结构

1、2—滑动推力轴承 3—止推片 4—正时齿轮 5—甩油盘 6—油封 7—带轮 8—起动爪

978-7-111-45881-4-Chapter02-70.jpg

图2-61 曲轴后端

曲轴定位一般采用滑动推力轴承,安装在曲轴前端或中后部主轴承上。

止推轴承有两种形式:翻边主轴瓦的翻边部分或具有减磨合金层的半圆环止推片,如图2-62所示,磨损后可更换。

978-7-111-45881-4-Chapter02-71.jpg

图2-62 曲轴推力轴承

7)曲轴润滑。为了润滑曲轴主轴颈和曲柄销(连杆轴颈),在轴颈上还钻有油孔,并与斜油道相通,如图2-63所示,再与气缸体的主油道连通。

2.曲轴扭转减振器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经连杆传给连杆轴颈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曲轴各个曲柄的旋转速度也是忽快忽慢呈周期性变化,导致各曲柄之间产生周期性相对扭转,这种现象称之为曲轴的扭转振动,简称扭振。曲轴扭振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加剧、功率下降,当振动强烈时甚至会扭断曲轴。扭转减振器的功用就是吸收曲轴扭转振动的能量,消减扭转振动。

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橡胶扭转减振器、硅油扭转减振器和硅油-橡胶扭转减振器。

(1)橡胶扭转减振器 如图2-64左图所示,减振器壳体与曲轴连接,并通过橡胶层与减振质量连接在一起。

发动机工作时,减振器壳体与曲轴一起振动,由于减振质量惯性滞后于减振器壳体,因而在两者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橡胶层来回揉搓,振动能量被橡胶的内摩擦阻尼吸收,从而使曲轴的扭振得以消减。

如图2-64右图是带轮-橡胶扭转减振器,其基本原理与橡胶扭转减振器相似,被应用于东风EQ6100-1和YC6105QC等发动机上。

橡胶扭转减振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在汽车上被广泛应用。但其阻尼作用小,橡胶容易老化,故在大功率发动机上较少应用。

(2)硅油扭转减振器 如图2-65左图所示,减振器壳体与曲轴连接。侧盖与减振器壳体组成封闭腔,其中滑套着减振质量。减振质量与封闭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里面充满高粘度硅油。

978-7-111-45881-4-Chapter02-72.jpg

图2-63 曲轴润滑

978-7-111-45881-4-Chapter02-73.jpg

图2-64 橡胶扭转减振器

978-7-111-45881-4-Chapter02-74.jpg

图2-65 硅油减振器

当发动机工作时,减振器壳体与曲轴一起旋转,减振质量则被硅油的粘性摩擦阻尼和衬套的摩擦力所带动。由于减振质量相当大,因此它近似作匀速运动,于是在减振质量与减振器壳体间产生相对运动。曲轴的振动能量被硅油的内摩擦阻尼吸收,使扭振消除或减轻。

硅油扭转减振器减振效果好,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它需要良好的密封和较大的减振质量,致使减振器尺寸较大。

(3)硅油-橡胶扭转减振器 如图2-65右图所示,扭转减振器中的橡胶环主要作为弹性体,用来密封硅油和支承减振质量。在封闭腔内注满高粘度硅油。硅油-橡胶扭转减振器集中了硅油减振器和橡胶减振器二者的优点,即体积小,质量轻和减振性能稳定等。

3.飞轮

它是一个很重的铸铁圆盘,如图2-66所示。用螺栓固定在曲轴后端的接盘上,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其主要功用是用来储存做功行程的能量,用于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的阻力和其他阻力,使曲轴能均匀地旋转。

飞轮外缘压有齿圈,与起动机的驱动齿轮啮合,供起动发动机用。汽车离合器也装在飞轮上,利用飞轮后端面作为驱动件的摩擦面,用来对外传递动力。

在飞轮轮缘上作有记号(刻线或销孔)供找上止点用。当飞轮上的记号与外壳上的记号对正时,正好是上止点,如图2-67所示。有的还有进排气相位记号、供油(柴油机)或点火(汽油机)记号供安装和修理用。

978-7-111-45881-4-Chapter02-75.jpg

图2-66 飞轮

978-7-111-45881-4-Chapter02-76.jpg

图2-67 飞轮记号

飞轮与曲轴在制造时一起进行过动平衡试验,在拆装时应严格按相对位置安装。飞轮紧固螺栓承受的作用力大,应按规定力矩和正确方法拧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