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崇祯朝:攘外安内的两难抉择

崇祯朝:攘外安内的两难抉择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祯八年十月,甚至一度将凤阳明朝帝王祖陵焚毁,大有将明王朝摧而毁之之势,因此,在整个崇祯朝的十多年中,明政府始终要面对攘外与安内的选择。在崇祯的大力支持下,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至此,对明政府而言,“内乱”之祸似乎有望解除。崇祯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始终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崇祯已无牌可打,清兵入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崇祯朝:攘外安内的两难抉择

朱由检继位之时,正值明政府陷入内外交困之中。一方面,东北边境危机不断。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正式宣告与明廷为敌。皇太极继位后,不时率兵越过长城关隘,进逼北京,虎视中原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率后金军突破喜峰口,从明朝守备薄弱的西北边关乘虚而入,兵临北京城下,给京师带来一片惊慌,大白天也宣布戒严;崇祯九年(1636)四月,皇太极建立了清朝。同年六月,清军又一次从喜峰口突入内地,大肆劫掠,京师再一次戒严。满洲虎此时似乎已是“羽翼丰满”,随时要将明王朝一举吞没。另一方面,崇祯初年开始,中原内地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席卷大半个中国。崇祯八年(1635)十月,甚至一度将凤阳明朝帝王祖陵焚毁,大有将明王朝摧而毁之之势,因此,在整个崇祯朝的十多年中,明政府始终要面对攘外与安内的选择。[79]

《榜葛剌进麒麟图》(原图为明沈度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榜葛剌即今孟加拉。

崇祯十年(1637)三月,崇祯起用了前任宣大总督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清兵数次入关所带来的外患,与正在蔓延的“流寇”驰骋中原的内忧,两者孰轻孰重,是在战略决策时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仔细的权衡比较,杨嗣昌的结论是:边境烽火出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而流寇祸乱出自腹心之内,“中之甚深”。两者相较,深者更不可忽视。于是,他向崇祯提出了“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的治军方略,并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军事围剿计划。主要内容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起义军主要活动区为“四正”,派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派六巡抚“分防而协剿”;四正六隅合成“十面网”,再命总督、总理二大臣,统一指挥,随农民军活动方向“专征讨”。杨嗣昌还推荐熊文灿任兵部尚书,执行他的军事计划。从明王朝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似乎也是唯一可取的战略方针。

西洋国人献狮子(《皇都积胜图》局部),中国与西洋诸国交往频繁,互派使臣,互赠方物,此为描绘西洋国人献狮子的场景。

在崇祯的大力支持下,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崇祯十年(1637)至十一年(1638)间,熊文灿在湖广大力招抚,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围追堵截,农民军一度受挫。除李自成梓潼失利外,其他农民军也遭到败绩。崇祯十一年四月,张献忠也在谷城受抚于熊文灿。至此,对明政府而言,“内乱”之祸似乎有望解除。与此同时,明政府向东北的后金方面尝试议和事宜,欲以和议换回边境三年平静,但因皇太极要价太高而未成。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1638),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在京畿、河北、山东等地抢掠达半年之久,攻下州县七十余城。崇祯下令征调洪承畴、孙传庭等人前往解围,从而使中原“安内”战场的兵力陷于空虚状态。(www.xing528.com)

崇祯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始终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崇祯九年,他把卢象升从中原五省总理调任宣大总督已属失策,时隔两年,又把威震陕豫的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调往北方边防线,使杨嗣昌精心策划的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的“十面张网”战略功亏一篑。关键在于其对“安内”形势判断失误,他把李自成息马商雒山、张献忠等人的伪降谷城,看作内乱已经平定。实则农民军乘中原空虚之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李自成由商雒山挺进河南,张献忠的谷城再起,也宣告了明朝招抚政策的彻底失败。崇祯恼羞成怒,逮杀了力主招抚的兵部尚书熊文灿,并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下令杨嗣昌代替总督熊文灿,前往湖广督师。但这时形势已难以逆转。洪承畴驻扎山海关,孙传庭因党争而下狱,杨嗣昌一人孤掌难鸣,最终心力交瘁,畏罪自杀。此时,崇祯除了叹息之外,已经是束手无策了。

在攘外方面,蓟辽总督洪承畴奉旨率十三万精兵,于崇祯十四年(1641)五月出山海关,解锦州之围。洪承畴本拟打一场持久战,无奈形势逼人,只好违背初衷,力求速战速决,结果导致全线惨败,宁锦防线尽失,宁远成为关外孤城。

此时,明政府又想到了与清议和。平心而论,在当时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能与清议和以求得一时的安宁,也不失为明政府的权宜之计。没料想事情泄漏,舆论哗然,朝臣们在对内“剿贼”问题上立场一致,也同样不能容忍外族的入侵。此时此刻,谁都不愿、也不敢背负“和谈—投降—民族罪人”的包袱。最终,兵部尚书陈新甲因承担和谈之罪名而被处死。

平心而论,陈新甲在中原战场与辽东战场的战略决策中确有重大失误,但不足以构成死罪,真正置他于死地的是遵旨议和。在当时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崇祯授权陈新甲秘密与清媾和,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一些不了解全局又不明真相的大臣死抱住所谓大义不放,用传统政治伦理来否定媾和,使颇有政治主见的崇祯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力挽狂澜,只能怯懦地退缩。经过此番波澜,明廷内部包括崇祯在内,再也不敢尝试与清和谈一事。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崇祯已无牌可打,清兵入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