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速列车鲁棒制动的协同算法

高速列车鲁棒制动的协同算法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列车自身提供牵引力和制动力,同时还受到空气造成的运行阻力和多变线路产生的线路附加阻力。如图2-1 所示,u是驾驶室的控制输入,经过列车微机制动控制单元计算后得出此时列车所需的目标制动减速度 at,该制动减速度的产生首先要经过人的反应时间和信息传递的延迟,时间为τ 。然后,列车制动缸充气产生该目标制动减速度,然而制动缸充气的过程可以被近似为一阶惯性环节,从气缸压力为零上升到目标压力值。

高速列车鲁棒制动的协同算法

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列车自身提供牵引力和制动力,同时还受到空气造成的运行阻力和多变线路产生的线路附加阻力。其运动学方程为[1]

式中,v 为列车运行速度,m/s;s 为列车行驶距离,m;M 为列车的总质量,t;γ为列车回转系数;F(t)为列车牵引力或制动力,该处是我们展开研究的关键力矩;Rb(t)为基本运行阻力,kN;Rc(t)为线路附加阻力,kN。

Rb(t)和 Rc(t)表达式为[2]

式中,r1,r2,r3 表示阻力系数,实时测量阻力系数的可行性不大,通常通过统计经验数据计算得出运行阻力系数的经验值,然而实际工程中基本运行阻力会随着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基本运行阻力是一个未知量;w1,w2,w3分别表示单位坡道附加阻力、单位曲线附加阻力、单位隧道附加阻力。

附加阻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w1=1000sinθ,θ 为坡道角度;w2=600R,R 为曲线半径;w3=0.00013l,l 为隧道长度

在列车运行时,可以提前获取线路情况的变化,也可以提前计算出线路附加阻力[3]

式中,as(t)为制动装置或牵引电机提供的加速度;d(t)为所受阻力产生的加速度。

如图2-1 所示,u(t)是驾驶室的控制输入,经过列车微机制动控制单元(MBCU)计算后得出此时列车所需的目标制动减速度 at,该制动减速度的产生首先要经过人的反应时间和信息传递的延迟,时间为τ 。然后,列车制动缸充气产生该目标制动减速度,然而制动缸充气的过程可以被近似为一阶惯性环节,从气缸压力为零上升到目标压力值。综上所述,可以用式(2-4)描述制动装置的动态过程[4]

式中,as(t)为控制加速度,由制动控制器产生,实时作用在列车上;at(t)为目标加速度,即制动装置所要达到的加速度;T 为系统的响应时间,它与电信号转换为空气压力信号的速度以及气缸充气的速度有关;τ 为控制传输延时,它与列车网络通信速度、制动控制单元(MBCU)计算与分配制动力的速度等有关。

图2-1 制动系统工作示意图(www.xing528.com)

综合式(2-3)和式(2-4)得到制动系统完整的数学模型,可用式(2-5)进行描述。

本小节将动车组视为单质点的刚体模型,分析了其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并构建了数学模型;我们也可很自然地联想到动车组具有分布式的结构特点,因此,后续的研究工作将针对分布式建模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