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涝灾害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实践: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

洪涝灾害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实践: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温带山区,西藏东南部山区、川滇山区、西北山区、黄土高原和冀西辽西山区是我国泥石流的重灾区。本区是我国暴雨型泥石流最为发育的地区。云南东川地区、金沙江沿岸和四川西昌地区是泥石流分布集中、活动频繁、危害剧烈的3个地区。我国泥石流分布特征具有以下规律。雨水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地震活动强烈、频率高的地带。这些地带多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成为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地带。

洪涝灾害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实践: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温带山区,西藏东南部山区、川滇山区、西北山区、黄土高原和冀西辽西山区是我国泥石流的重灾区(陶家元,1995)。

(1)川西、滇北高山高原地区的泥石流。本区是我国暴雨型泥石流最为发育的地区。云南东川地区、金沙江沿岸和四川西昌地区是泥石流分布集中、活动频繁、危害剧烈的3个地区。

(2)西藏东部和南部山区的泥石流。这里是我国泥石流最发育、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3)西北山区及黄土高原泥石流。黄土高原由疏松的粉砂和黏土组成,沟壑纵横,坡面侵蚀强烈,山坡土体严重失稳,导致土体崩塌和大型滑坡产生。它们与暴雨联合转化为泥石流。

(4)华北及东北山区泥石流。北京西山、太行山东麓和辽西山地均发生过泥石流灾害,主要是暴雨型泥石流。

此外,在豫西、皖西皖南、鄂西及江西、福建等山区,也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灾害性泥石流;由于人为滥伐山林,华南、海南和台湾山区偶尔也有泥石流发生。

我国泥石流分布特征具有以下规律(符文熹,1997)。(www.xing528.com)

(1)我国泥石流具有区域性、地带性分布特点。多集中分布在东部、东南部、西南地区。

(2)雨水泥石流集中分布在我国地貌三大台阶的第一级前沿和第二级前沿等地形坡度大、沟谷切割强烈地带。

(3)雨水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受季风气候明显影响、降水量集中的第一级地貌台阶前沿和第二级地貌台阶前沿的迎风坡地带,这些地带雨量集中且多暴雨。

(4)雨水泥石流集中分布在深大活动断裂带上。

(5)雨水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地震活动强烈、频率高的地带。这些地带多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成为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地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