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唐代名将郭子仪

中华诗鉴:唐代名将郭子仪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有吐蕃,代宗惊恐,陕州避难。肃宗至德二载,郭子仪获悉安禄山为儿子安庆绪派宦官李猪儿所杀,帝位被安庆绪夺取,内部矛盾重重,无力扩大战争,向肃宗陈述收复两京之策。肃宗根据郭子仪的建议,派他联合回纥兵马,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因功迁中书令。代宗再任郭子仪为关内兵马副元帅、河东节度使。并下诏尊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屡立战功,两度收复京城长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中华诗鉴:唐代名将郭子仪

大唐由盛忽衰,长安难保两遭陷。禄山悖逆,玄宗奔蜀,马嵬凄惨。继有吐蕃,代宗惊恐,陕州避难。赖擎天玉柱,东征西伐,幸将京都重返。  战场威名显赫,拯救危局一时罕,帝尊尚父,人臣之少,有谁能攀。社稷传承,相安天下,君依民盼。见三朝国老,慎终如始,谓生无憾。

郭子仪(697-781年) 唐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宗即位,任关内河东副元帅。肃宗至德二载(757),郭子仪获悉安禄山为儿子安庆绪派宦官李猪儿所杀,帝位被安庆绪夺取,内部矛盾重重,无力扩大战争,向肃宗陈述收复两京之策。肃宗根据郭子仪的建议,派他联合回纥兵马,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因功迁中书令。后又晋封为汾阳王。代宗时,为权奸程元振所忌,辞去兵马副元帅和节度使的职务。代宗广德元年(763),仆固怀恩叛变,勾结吐蕃(读bō)和回纥攻击唐王朝,由于吐蕃入侵势大,代宗无力抗敌,只得丢弃京城长安,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使京城长安再度失陷。代宗再任郭子仪为关内兵马副元帅、河东节度使。郭子仪临危受命,因郭子仪在回纥将士中威望很高,他亲往回纥军营,说服回纥领军药葛罗与大唐联军,共破吐蕃。吐蕃听说唐朝与回纥结盟,急忙退出长安。郭子仪率兵追击,破吐蕃军十万于灵台西原,长安能够得以第二次光复又赖郭子仪之力。《新唐书·郭子仪列传》(译文):大历十四年(779),代宗去世,德宗嗣位,遵遗诏,命郭子仪为冢(zhǒng)宰(宰相)。并下诏尊郭子仪为尚父。晋加太尉兼中书令。郭子仪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屡立战功,两度收复京城长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任何时候只要一纸征召,就立即上路,奔赴前线。唐王朝的天下一度系安危于他一人,前后将近三十年,功名显赫,功盖天下,而人主对他毫无猜忌。他家人三千,八个儿子,七个女婿,在朝中高居显要的官位,儿孙辈有好几十,每次前来问安,连认都认不清,只能对着他们点头示意。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享年八十五岁,无疾而终,为时人赞叹不已。(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