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世仪:中华诗鉴-中华诗鉴

陆世仪:中华诗鉴-中华诗鉴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陆陇其并称“二陆”。他是明清之际理学家中注重“切于世用”一位杰出的实学家。据黄宗羲高足全祖望在《陆世仪传》中称:陆世仪学问平正质实,见地深邃,当不在清初最为有名的学者孙夏峰、黄梨洲、李二曲之下。陆世仪从实际出发,提出“小学之设,是教人由之”。可以说陆世仪在改造理学、改革教育、提倡实学等方面,在明清之际的文坛上称得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陆世仪:中华诗鉴-中华诗鉴

务实求真撰指南,莲花结彩展斑斓

知行琢典凝鲜见,教育磨经拔杏坛

捐仕进,解民难,更将理学注新颜

名言锤炼金镶玉,力贯终身未等闲

①陆世仪(1611-1672年) 明清之际学者。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世称桴亭先生。今江苏太仓人。陆世仪祖上为“五世诸生”,父亲(名不详)号振吾,是一个“童子师”。陆世仪挚友盛敬在《思辨录辑要·序》中说:“桴亭性通明,气识高远。其于圣人之道,盖童年已笃好之,出乎天性,非有先生、长者耳提而面命也。”这实际上是说,陆世仪的学识是在家学的基础上自学而成的。青年时期的陆世仪与志士陈瑚、盛敬、汪士韶交情甚笃,经常在一起进行砥学活动,致力于“明体达用”的探索,从而形成“太仓四君子”的桴亭学派。为当地民众做了很多好事,如提倡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明亡,隐居讲学,历主东林、毗陵、太仓诸书院。与陆陇其并称“二陆”。他是明清之际理学家中注重“切于世用”一位杰出的实学家。据黄宗羲高足全祖望在《陆世仪传》中称:陆世仪学问平正质实,见地深邃,当不在清初最为有名的学者孙夏峰、黄梨洲、李二曲之下。据《清儒学案·桴亭学案上》记载,他的著作有六十多种,总卷数超过二百卷。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思辨录》、《复社纪略》、《格致编》、《八阵发明》、《陶河议》、《虚斋格致传补注》、《治乡三约》、《陆桴亭先生遗书》。其实学理论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知与行的辩证法思想。陆世仪的“知行说”是在总结朱熹王阳明的“知行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重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不知不足以为行,不行不得谓之知(《人道类》卷二八)的命题。指出学问从致知得者较浅,从力行得者较深(《小学类》卷一)。说明实践不仅能检验知识,亦能发展知识。不能指导实践的知识,不能算是真知识。这不仅修正了王阳明“心学”的不足,而且将王阳明“真知即是行”修改为“真行即是知”(《人道类》卷二八)。陆世仪又把理学家朱熹继承标榜《尚书》“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命题做了进一步发展(见注⑤)。二是教育改革思想。中国历史学家杨向奎(1910-2000年)在其《清儒学案新篇·桴亭学案》中,对陆世仪的教育思想这样评论:“他所主张的学校制度,已接近近代规模,这不仅是道德教育,也不仅限于经义教育,而兼有科学教育,天文、地理、水利、兵法都是,而小学亦不仅识字教育,还有歌诗习礼。这比后来颜习斋(即颜元,清初教育家)的教育理想还要完备。如果见诸实行,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会早若干年。”陆世仪从实际出发,提出“小学之设,是教人由之”。国学大学之教,乃使人知之”。他的教育思想十分明确,认为学校教育不是培养“帖括”之徒,科考登仕不是办学唯一目标。学校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有用人才。可以说陆世仪在改造理学、改革教育、提倡实学等方面,在明清之际的文坛上称得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www.xing528.com)

②务实求真撰指南,莲花结彩展斑斓:指陆世仪生活在理学走向空疏、心学禅化的“末流”、“天崩地解”的明清交替之际,他两朝不仕,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撰著了六十多种达二百余卷的一系列理论指导实践的光辉实学著作。

③知行琢典凝鲜见、教育磨经拔杏坛:是论说陆世仪在“知行观”上,创造性地提出“不知不足以为行,不行不得谓之知”的命题;在教育上提出“小学之设,是教人由之”、“大学之教,乃使人知之”的命题。知行、教育两个命题如磨经琢典一样深刻精湛。在哲学上丰富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在教育上提高了教育事业的品位。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处。《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

④捐仕进,解民难,更将理学注新颜:语意引自陆世仪坚持“不能致君,亦当泽民”(《论学酬答·答徐次桓论应试书》卷二)的信念。他在明清两朝虽未出仕,但却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如治理水患、赈灾救荒等。又指陆世仪在清初朱(熹)学、王(阳明)学的辩证中,顺应历史潮流,对朱学加以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改造充实提高,使程朱理学在清初得以复兴,被学术界誉为理学实学化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

⑤名言锤炼金镶玉,力贯终身未等闲:语意出自陆世仪对朱熹继承标榜《尚书》“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论点,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知之非难,行之为难;行之非难,久之为难,终之为难”(《人道类》卷二八)的卓识鲜见“犹如金镶玉”。他认为在知与行的问题上,只有坚持终生力行,才是最可贵的。因此,他终其一生未等闲视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