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茨湾营堡-金塔胜迹,芨芨乡遗址

茨湾营堡-金塔胜迹,芨芨乡遗址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茨湾营堡,位于芨芨乡芨芨村南21 千米,大墩门水利枢纽东北3.2千米处的流动沙丘中。茨湾营堡保存一般,平面呈正方形,周长84 米,占地面积441 平方米。目前,堡内被放牧人利用作羊圈,堡内羊粪堆积较厚,墙体内侧被羊的磨蹭出横向凹槽。茨湾营堡遗址东墙长21 米,底宽5 米,顶宽2 米,高5 米,夯层厚0.17 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

茨湾营堡-金塔胜迹,芨芨乡遗址

茨湾营堡,位于芨芨乡芨芨村南21 千米,大墩门水利枢纽东北3.2千米处的流动沙丘中。南距大墩门大墩(烽火台) 3.5 千米。

茨湾营堡保存一般,平面呈正方形,周长84 米,占地面积441 平方米。四面堡墙为黄土夯筑,东墙正中黄土夯筑有城台,城台略高于墙体,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呈方椎体,城台底部开门。

该堡地处荒漠地带,周围流动沙丘分布,长期受风沙、雨水侵蚀和附近放牧人圈养羊破坏,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南、西、北三面墙体基础因长期的风沙掏蚀,南墙和西墙外部加厚帮夯的夯土整体分层剥离下滑,局部坍塌,北墙外部加厚帮夯的夯土大部分坍塌缺失。目前,堡内被放牧人利用作羊圈,堡内羊粪堆积较厚,墙体内侧被羊的磨蹭出横向凹槽。

茨湾营堡遗址

东墙长21 米,底宽5 米,顶宽2 米,高5 米,夯层厚0.17 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坍塌缺失,仅东北角残存宽1.1 米,高2.1 米的外侧帮夯的夯土。墙体中段黄土夯筑有城台,因东墙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坍塌缺失后,城台突出墙体外侧1.1 米,呈方椎体,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底宽7 米,顶宽4.1 米,高6 米。城台正中开门,门洞底宽3 米,顶宽2 米,高4.3 米,进深5.7 米。城台南侧现代人倚墙建有宽2 米,高1.9 米的草圈。墙体东北角坍塌,底部有宽2.4 米,高2.3 米的夯土缺失。东南角露出南墙的剖面,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下滑,内外两层夯土间裂缝。(www.xing528.com)

南墙长21 米,底宽5 米,顶宽2 米,高5 米,夯层厚0.17 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受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南墙西南角底部有宽3.3 米,高3.1 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在坍塌处东侧2.7 米处有顶宽1.5 米,底宽0.3 米的裂缝;在裂缝的东侧4 米处有宽0.3 米的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在南墙的东段底部有宽7米,高1.4 米,深1.5 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墙体内侧底部有羊擦蹭出的高1米,进深0.1 米~0.4 米的横向凹槽。

西墙长21 米,底宽5 米,顶宽2 米,高5 米,夯层厚0.17 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西墙南段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后向南倾斜,西南角底部有底宽5 米,顶宽3.5 米,高1.2 米,深1 米的缺失,在夯土坍塌缺失处北侧2.8 米处有自上而下有宽0.2 米的裂缝;裂缝北侧3.5米长的一段墙体底部夯土坍塌缺失,高1.2 米,进深1 米;在6.3 米处有顶宽2.3 米,底宽0.5 米的一道裂缝;西墙北段底部高1.1 米~1.5 米,进深0.9 米~1.1 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上自上而下有三道裂缝;墙体内侧底部有羊擦蹭出的高1 米,进深0.1 米~0.4 米的横向凹槽。

北墙长21 米,底宽2.3 米~5 米,顶宽0.4 米~2 米,高5 米,夯层厚0.17 米~0.2 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大部分分层剥离坍塌缺失,仅在距东北角5 米的地方残存底宽2.5 米,顶宽1.5 米,厚2.7 米的外侧帮夯的夯土。北墙的西北角露出西墙的剖面,内外两层夯土间0.5 米的裂缝,裂缝底部有底宽2.5 米,高1.5 米的夯土呈三角形坍塌缺失。东北角残存东墙外部帮夯的夯土,底部有宽1.1 米,高2.1 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