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隆植物凤眼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马来西亚南湖水体选材

克隆植物凤眼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马来西亚南湖水体选材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实验所用材料凤眼莲采自富营养化的水体——武汉南湖。通过之前进行的对凤眼莲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已经证明所选实验材料是处于同一遗传背景下,由此避免了遗传差异对本实验的干扰。对采回的凤眼莲先做缺氮处理,于温室中培养两个星期。温室条件设置为30℃光/22℃暗,12h光/12h暗。

克隆植物凤眼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马来西亚南湖水体选材

在考察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生理的作用时,已有的观点认为,由于同一种群个体间会因基因的差别而表现出生长繁殖的差异,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应选用那些具有同一基因组成的个体。本实验所用材料凤眼莲采自富营养化的水体——武汉南湖(E114°21′,N30°33′)。通过之前进行的对凤眼莲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已经证明所选实验材料是处于同一遗传背景下,由此避免了遗传差异对本实验的干扰。材料采回后,将其去掉污泥和附生植物,用0.5%的次氯酸盐溶液冲洗干净。对采回的凤眼莲先做缺氮处理,于温室中培养两个星期。温室条件设置为30℃光/22℃暗,12h光/12h暗。缺氮培养液按照修改后的1/4 Hoagland营养液不加氮素配制而成,各组分浓度为:2.5mmol/L MgSO4,2mmol/L KH2 PO4,0.27mmol/L Fe-EDTA,微 量 元 素(57.7μmol/L H3 BO3、1.9μmol/L ZnSO4·7H2O、0.8μmol/L CuSO4.5H2O、0.5μmol/L H2MoO4、11.3μmol/LMnCl2)。培养体系每3天更换一次新鲜的营养液。

待2周预培养结束后,选取新生的分株作为实验材料,根长度不超过1cm,3~4片叶,将凤眼莲进行不同的实验处理:把材料转移到4个新的容器(长×宽×高=100cm×30cm×20cm)中进行培养,在新环境中进行双因素交叉实验,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因素一光照,包括高光(HL 300±25μmol/(m2·s))低光(LL 50±5μmol/(m2·s))两种;因素二氮素,包括高氮HN 2.5mmol/L Ca()2和低氮LN 0.25mmol/L Ca()2两种,即总共有高光高氮(HL-HN)、高光低氮(HL-LN)、低光高氮(LL-HN)、低光低氮(LL-LN)这4个处理。除氮素以外的其余基本营养元素仍按修改后的1/4 Hoagland营养液配制,氮素以外的各组分浓度不变,低氮处理中缺少的Ca2+浓度通过补加CaCl2,使其保持5mmol/L。营养液的pH调整到5.8。收获后分别测生物量,根、叶中in vitro NR活性,NR激活状态,GS活性,组织硝酸根离子浓度,以及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